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社区团购瞄准农村小家庭 80后90后宝妈成消费主力

互联网平台探索农产品物流创新领域,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培 04-01 01:30

  随着买菜业务的发展,拼多多将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进行本地化高效率匹配。

  随着买菜业务的发展,拼多多将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进行本地化高效率匹配。

  回农村开店卖品牌尾货服装遇阻后,93年的“宝妈”王星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观察身边年轻人的消费习惯。3月25日,她告诉南都记者,白天进厂的年轻人和专职带娃的宝妈没时间逛超市,又追求精致生活,网购是最佳选择。“为给店铺引流,让更多年轻人看见自己的店铺,去年,我和老公商量后改做快递驿站,同时接入多家社区团购来变现。”

  她所在的朝阳村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县内知名的工业村之一,拥有陶瓷、卫浴、板材、铸造、食品等多个产业。该村也是县城的电子商务代表村之一。其中,食品、卫浴等借助电商和逐步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上行至全国。这既为周边村子留住不少年轻人,也吸引了部分人返乡掘金。王星即是其中之一。今年春节,多多买菜等平台订单量一度闯入县城前十,日均订单量超600单,成为收入一大来源。

  农村市场的数字化升级正在成为互联网企业投入的主战场。为开拓市场潜力大的县及县以下市场,去年以来,各大平台选择搭建更为高效的仓配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商品周转率。以重投农业的拼多多为例,随着买菜业务发展,其将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进行本地化高效率匹配,加大对仓储、冷链投入,建设数字化农产品物流新体系,改善农产品产销价值链。

  快递驿站接入新业态

  作为重度网购用户,17岁就开始买买买的王星结婚返乡后,创业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开店。2019年底,王星特意将店铺开在了商业发达的朝阳村。她告诉南都记者,村内的主街道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化妆品、服装、餐饮、夫妻店等店铺,还有七八个中型超市。“村内工厂多,交通方便,算是周边村子中的小商业中心。”

  店铺取名为名品折扣店,售卖的是她从广州大型尾货工厂拿来的品牌尾货服装。在她看来,品牌尾货的价格比正品低且品质有保证,销量应该不错。开店后却发现,这种模式要铺货,库存压力大,需要时间积累消费者。但是,农村市场中,年纪大的消费者不网购,也不熟悉品牌,只在意价格。

  为吸引爱网购又愿意花钱的年轻消费者,曾在郑州做过快递分发的王星与老公商量后,准备做快递驿站。她表示,这是参照互联网公司的玩法,先找到流量,再想办法为自己变现。

  近年来,国家持续关注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今年还将“快递进村”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发展。目前,全国98%的乡镇实现了品牌快递直通,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快递直达,网购商品进村到户更快了。

  王星告诉南都记者,近年来,随着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完善,朝阳村及附近多个村子内,设有快递驿站或依托已有夫妻店分发快递,村民们不用再去镇上取快递。抓住快递进村的机会,王星去年又接入多多买菜等多家平台。她提到,工厂工人下班拿快递时候顺便提菜,不用压货、砸资金,可为周边村民提供综合服务。

  异地订单成为新趋势

  转变思路之后,社区团购成为王星关注的重点业务。“我一直想做社区团购,之前‘百团大战’的时候在做尾货,没时间。”王星观察快递和身边朋友消费习惯发现,不少90后宝妈没时间逛超市,靠网购搞定一家人生活所需。网购时,时下的农村青年追求品质、品牌,但价格又不能太高。不盲目跟风短视频、博主,尽可能地为自己创造精致生活。

  她告诉南都记者,社区团购配送时效快、货品丰富,价格具有一定优势,能够覆盖上班族和对价格敏感的老年人,短时间内收获了一批高复购率客户。据了解,王星去年一度接入6家平台,但随着政策环境变化,迅猛扩张的社区团购迎来新一轮的洗牌期,陆续有玩家退出或调整业务方向。目前,她仅保留拼多多等两家平台。节假日高峰时期订单量超600单,月入超6000元。淡季时维持在50多单,单量较为稳定,月入2000多元。

  从多多买菜后台数据来看,用户多是作为家庭支柱的80后90后,女性占比高,爱买生鲜、肉类、零食、生活用品等,购买力强;60后人群勤俭持家,常选购油、米、面、菜等。此外,越来越多在外打工或做生意的人,在多多买菜为家中老人下单,形成异地订单。他们担心家中老人不舍得花钱,或不会使用智能机,直接在多多买菜下单后再让家人提货。

  “有远嫁他乡的姑娘,定期给妈妈买肉、水果、牛奶等补充营养。也有在广东、西安打工的人,一年内很少回家,靠多多买菜照顾家人。”王星发现,这类订单每个月较为固定,一次购买多种品类,客单价为100至200元。节假日期间,他们还会为亲友们选购礼品。

  建设农产品专用物流体系

  消费潜力大的县域级城市、乡镇早已是社区团购下沉的主阵地。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了2万亿,达到了2.05万亿,增长11.3%。人均消费支出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增长16.1%,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市场虽极具潜力,县及县以下的商业网络是整个流通体系中的短板和弱项。商务部去年会同16个部门启动的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即建设改造了一批商业网点、整合提升一批物流配送设施、优化拓展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并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载体,继续扩大农村电子商务的覆盖面。

  为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互联网平台在下沉市场搭建起仓配体系,解决物流成本突出、供应链下沉难的问题。在农业物流方面,拼多多已开始探索农产品物流创新领域。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认为,未来十年的物流,更多地取决于点对点交付,而不是过去十年的中心辐射模式。这种更灵活的系统,可以通过综合考量卡车交付时间、仓库位置、路线规划等多种因素来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快速成熟的技术,加上高级计算技术,将迎来物流的新纪元。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平台累计产生了610亿件订单,同比增长59%。据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透露,在农产品“零佣金”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的增幅尤为显著。这为拼多多使用先进的计算和实时数据来完成更智能的路线规划和识别,提供了基础。

  据了解,自2020年8月以来,随着买菜业务的发展,拼多多将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进行本地化高效率匹配。通过在仓储、冷链方面持续重投入,在农产品专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此外,2022年初,拼多多为有快递业务资质的站点提供“多多买菜”代收服务系统,助力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一点多能”,发展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消对接”关系。

  陈磊表示,拼多多已经针对算法设计、数据分析及冷链物流等方面进行开发和优化。“我们也申请了一些专利,希望在实际操作中广泛地推广它们,并帮助物流供应商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

  采写:南都记者 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