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疫情防控从严从紧,民生保障务求细致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4-12 01:34

  4月11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分别就白云、海珠疫情发生后的管控、应对情况做了介绍。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斌表示,已全面统筹白云区管控区域内的5家三级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床位3622张,全力满足管控区域内群众就医需求。而海珠区则由区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一管控区一工作专班”,建立专班班长、网格长、楼栋长、楼层长“服务保障四长制”,集结电商平台、管控区内超市等保供应力量,发动小区物业服务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参与配送,确保区域内物资供应充足、秩序总体平稳。

  民生,民生,还是民生!从发布会上,除了可以看到即时的疫情数据通报,不难发现更大篇幅留给了接下来具体防疫政策的细致化安排。而在其中,如何保障管控区民生供应成了重中之重。

  无论是白云区统筹管控区域内医疗资源,以全力满足管控区域内市民的就医需求;还是海珠区此番为每一个管控区特设由区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确保一管控区一个工作专班,建立由专班班长、网格长、楼栋长、楼层长组成的“服务保障四长制”,围绕的都是身处管控区的普通市民的生活物资保障和健康就医状况。

  防疫工作的重头,事实上已经落在了对普遍民生需求的呼应和供给上。一人确诊,一片封控、管控“上手段”,闭环转运走的确诊病例的医疗、生活保障,自有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对接,反倒是身处疫情防控区的普通市民,会有这样那样的生活难题,因为防疫措施的骤紧,可能遭遇谁都不曾想到的困顿。

  而真切、直接地回应每一个管控单元里每一个最具体的诉求,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能否紧急响应、快速处置,越来越成为考验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核心指标。

  骤然封闭的居住区,一夜间停顿的日常生活状态,最迫切的从始至终都是各种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海珠区表态,将对封控、管控区内孕产妇、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人群,“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指定专门医疗机构保障好就医用药需求”,全力确保管控区域医疗服务及时、到位,这无疑是一份非常郑重的承诺,希望能高效、及时地呼应到每一份民生诉求。

  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疫情防控不是要将整个社会重新拉回到市场欠发达的蒙昧阶段,尽最大可能调动市场元素参与保障民生供应,也是科学防疫的题中之义。海珠区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集结电商平台、管控区内超市等保供应力量的重要性,不让保供的路越走越窄,就会给民生物资多一个出口,就可能给身处困厄的普通人多一重安慰。

  正如此前南都社论所言,“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也是在打后勤保障战”。如果说过去是“家里有粮,心里不慌”,那么现在只要超市不空、快递不停,民心就不会乱。只要民生安稳,民众对各项防疫措施的理解与配合度就会提高,共识才能凝聚。疫情防控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确实没有理由再重复之前初始阶段的措手不及了。

  细点再细点,疫情防控考验的,是最具体的应急和服务能力,而每一项民生保障承诺,都有赖每一个市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