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十四五”时期,广州将建5个特大型和10个大型物流枢纽以及N个物流骨干节点

广州要建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黄舒旻 04-13 01:07

  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日前,广州市发改委在其官网正式对外发布《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广州计划到2025年,依托重大交通枢纽、重大功能片区和产业集聚区,布局建设功能明确、分工协作、集约高效的重大物流枢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中心和亚太地区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引领大湾区区域内外物流和供应链组织化、网络化、一体化运行。

  优先建设9个物流骨干节点

  《规划》明确,遵循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原则,推动物流枢纽与重大交通设施紧密衔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重点依托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区、铁路枢纽等布局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围绕重点产业区、珠江航道、铁路货站、高速公路建设10个大型物流枢纽,基于制造业、商贸业等价值园区规划N个物流骨干节点,打造以特大型物流枢纽为核心、大型物流枢纽为骨架、物流骨干点为补充的“5+10+N”空间布局。

  其中,五个特大型物流枢纽分别为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广州南沙港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铁联运枢纽、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围绕铁路货站、高速公路、产业园区和商贸批发市场,广州还将通过规划新建、功能提升等方式,布局N个物流骨干节点,着力推动完善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加工仓储、分拨配送、金融保险等专业物流服务功能。“十四五”时期,优先建设9个物流骨干节点,其中扩容提升鱼窝头、知识城2个物流骨干节点,新建龙溪、大岗、从化南、九龙、街北、钟落潭、太和等7个物流骨干节点。

  打通5条始于广州的陆路出境物流大通道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广州将依托重要交通通道,打造“陆海空互济、四面八方、四通八达”物流大通道网络,充分释放物流通道集聚辐射效应。

  航空方面,拓展“广州之路”国际航空网络,织密以广州为重要节点的“国际空中丝路”。提升亚太航空货运枢纽和快件转运服务功能,积极拓展开通国际通航点,推动形成东南亚4小时、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

  航运方面,拓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航运通道,构筑出海国际物流大通道。争取在南沙港区设外贸滚装班轮航线;推进在南沙港区开辟干散货运输准班轮航线。

  陆运方面,构建通往西欧、中亚、西亚、南亚的国际铁路大通道。打通5条以广州为起点的陆路出境物流大通道。

  广州还将着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引导提高广州铁路枢纽开行的国际班列规模,大力促进中欧/中亚班列扩量增效,强化中越、中老东南亚班列。

  ◎交通物流枢纽

到2025年,力争实现航空货邮吞吐量3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800万—3100万标箱,铁路货运量3000万—3800万吨,公路货运量不低于5亿吨,快递业务量不低于120亿件。

  ◎交通物流通道网络

至2025年,机场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到120个左右,港口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50条以上。

  ◎物流服务效能

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GDP比重降至12%以内。

  采写: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黄舒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