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癫痫患儿家长联名写信急求氯巴占,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已启动氯巴占临时进口
50家医疗机构拟使用氯巴占 其中包括广东3家医院

氯巴占缺药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在去年下半年儿童癫痫药物氯巴占事件受到关注后,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已经着手启动了氯巴占的临时进口。3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经会商国家药监局之后起草发布了《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和《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
两份征求意见稿就临时进口药物的具体操作给出指南和明确的要求。药品管理法沉默的第65条或将由此激活。
对于氯巴占这一癫痫药物,相关方案也拟选定北京协和医院作为进口牵头医院,31个省份的50余家医疗机构可以使用该药物。
南都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完成“氯巴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已承办该药上市申请,这意味着有望迎来国产首款“氯巴占”。
有20%至30%左右的耐药性癫痫病人,临床上常用药没什么效果,医生会探索使用不常用的药,所以氯巴占在难治性癫痫中使用稍多,成人和小孩都会用到,小孩要多得多。
——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抗癫痫药物治疗委员会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学峰
前情提要
千余个癫痫患儿家庭急求“氯巴占”
2021年11月末,一封题为《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活下去?》的求助信引发热议。这封联名信来自1000余个罕见病癫痫患儿家庭,急求广谱治疗抗癫痫发作药物“氯巴占”。
氯巴占是一种在国内未上市的药品,但在全球范围内已应用多年。因存在一定成瘾性,氯巴占被列入国家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这意味着,患者要获得氯巴占往往从海外代购;但在海关、公安等部门,海外异常流入的氯巴占是需要打击的“毒品”。
2021年下半年,多地海关发布了查获氯巴占的新闻。但对于需要这种药品的患者而言,他们不得不面临断药的危机。
去年12月27日,国家卫健委公开回应称,已关注到媒体相关报道,目前正在组织对患病群体进行摸底,了解药品用量需求,并协调相关机构和部门按照《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组织进行集中申请和进口,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
01
进口有望 “第六十五条规定”被激活,医疗机构提出临时进口申请
南都此前报道,去年千名罕见癫痫性脑病患儿家长联名求助,将希望寄托于《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当时该规定尚无具体办事指南。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方面发布公告,就《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下简称临时进口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该方案,针对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在内的临床急需少量药品,医疗机构应提出临时进口申请,国家药监局在接到国家卫健委反馈意见后,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作出同意进口的复函,这意味着“第六十五条规定”或将被激活。
针对临床急需进口的药物,国家开辟了绿色购药通道,但引入精神药品仍然不易。“求助信”发出后,深圳某三甲医院医生尝试从香港进口氯巴占,但因其属精神药品被驳回申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曾多次从不同国家成功引进罕见病药品。但在当地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申报指南中规定,“不包括疫苗等实施特殊管理的药品”。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方面曾向南都记者明确表示:“氯巴占属于精神药品,不能通过该指南引进。”
许多罕见癫痫性脑病患儿家长将希望寄托在“第六十五条规定”上。2019年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六十五规定:“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药品的,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口。进口的药品应当在指定医疗机构内用于特定医疗目的。”
去年1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通过“供临床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进口审批”,医院、药企单位可以合法进口氯巴占。“最近有医院咨询过,今年以来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当时,“第六十五规定”尚未有公开的办事指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王学峰是中国抗癫痫协会副会长、抗癫痫药物治疗委员会主任。他曾向南都记者表示,虽听说过“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启用,但总体上“没怎么看到用过”。随着临时进口方案的推出,“第六十五条规定”或将被激活。
02
绿色通道 拟明确3类药品可走这一通道 包括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品
临时进口方案拟明确:临床急需药品的临时进口适用于“国内无注册上市、无企业生产或短时期内无法恢复生产的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少量药品”。
根据临时进口方案,3类药品可以走这一通道,具体包括: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或预防手段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临时进口方案也明确了药品临时进口的操作路径。医疗机构是申请主体。国家药监局收到医疗机构申请后,可就申请医疗机构是否具备使用管理能力、药品是否临床急需、药品需求量是否合理等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意见。国家药监局在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书面反馈意见后3个工作日内,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以局综合司函形式作出同意进口的复函。
此后,医院根据复函向口岸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临时进口方案也拟明确,进口药品若属于麻醉药品和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精神药品,还需要向国家药监局申请进口准许证。
此外,具体到罕见病药物,临时进口方案还提出,原则上由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1家医疗机构作为牵头进口机构,汇总全国范围内用药需求、使用该药的医疗机构名单和承诺书。
03
专属方案 拟使用氯巴占的医疗机构共50家 北京协和医院或将牵头进口
为了满足氯巴占临床用药急需,根据《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工作方案》有关规定,国家卫健委还起草了《氯巴占临时进口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氯巴占方案)。
根据氯巴占方案,国家卫健委将组织提出氯巴占临床需求量,确定使用医疗机构名单,选定牵头进口的医疗机构,组织拟订药品使用规范和处方资质要求,明确患者知情同意和医生免责要求。此后,将由牵头进口的医疗机构走程序申请进口。
在氯巴占方案中,未来若进口氯巴占药物后,开出氯巴占处方的医师须是从事癫痫或儿童癫痫诊治10年以上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此外还要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有使用苯二氮?类治疗癫痫的临床使用经验;能够严格掌握氯巴占的适应症,熟悉氯巴占的用法用量、治疗效果评估、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氯巴占方案还拟规定,按照目前各自所在医院苯二氮?类药品使用要求,且每张处方最多不得超过1个月用量。
氯巴占方案的附件显示,北京协和医院被选定作为拟牵头进口氯巴占的医院。牵头进口的医疗机构应向国家药监局提出临时进口申请,并可委托进口单位办理进口准许证。进口单位持进口准许证直接向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此类进口药品,无需进行口岸检验。
南都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工作方案中,拟使用氯巴占的医疗机构共50家,其中广东省内有深圳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前,临时进口方案和氯巴占方案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通过电子邮箱、信函、传真等反馈意见,截止时间为今年4月28日。
04
仿制曙光 有望迎来国内企业首款“氯巴占”
4月12日,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发布“关于氯巴占片申报生产获得受理的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氯巴占片申报生产,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该品种境内生产药品注册工作进入审评阶段。这意味着有望迎来国内企业的首款“氯巴占”。
上述公告称,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宜昌人福”,公司持有其80%的股权)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氯巴占片申报生产的《受理通知书》。
此次申报生产的氯巴占片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3类”,申请事项为“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公告称,氯巴占片申报生产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标志着该品种境内生产药品注册工作进入了审评阶段,公司将积极推进后续相关工作。
据公告,氯巴占片可用于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发作,属于罕见病用药,适用于2岁及以上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患者癫痫发作的联合治疗,国内暂无该活性成分批准上市销售。根据IQVIA数据统计,氯巴占口服制剂2020年在全球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截至目前,宜昌人福该项目累计投入约4500万元人民币。
8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获准研制氯巴占
解决用药短缺的长久之计,是推动氯巴占在我国上市。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清华大学医学院药品监管科学研究中心2020年发布的相关论文,氯巴占最早于1970年在澳大利亚获批上市,目前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去年12月,国家药监局公开回应称,已有8家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获准研制氯巴占,已有2家企业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临床批件。当时国内尚未有企业提出氯巴占制剂的上市申请。
南都记者了解到,宜昌人福曾提交临床试验申请并获得临床批件。去年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在招募“氯巴占片”临床试验志愿者,报名条件是18至40周岁的健康男女。其中,“氯巴占片”来自当地的宜昌人福。参与试验项目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此次试验是针对仿制药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目的是看仿制药和进口原研药,在人体内的吸收能否达到一致性。”
当时,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信息公示平台”信息,宜昌人福去年9月公示的“氯巴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试验状态为“进行中,尚未招募”。“时间提前了,现在针对国内孩子没有药吃,加了这个项目,正急着招志愿者。”说起这些时,上述工作人员语气急迫。“马上要断药了,好多家长着急,我们也在努力呀!”
目前,宜昌人福“氯巴占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试验状态为“已完成”。3月11日,宜昌人福提交了“氯巴占片”的上市申请,并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承办。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