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带来什么?

中小企业将进入更多产业领域,消费者也能买到更多物美价廉商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玲 黄慧诗 王玉凤 04-15 02:04

  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一家运动器材生产企业,工人在车间工作。 新华社发

  4月11日,消费者在南京市一家超市内选购蔬菜。 新华社发

  根据《意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相关专家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广大消费者也能够从中获益,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性,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1 统一市场有何好处?

  首先,建立统一大市场之后,会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竞争和创新,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全球竞争力更强。

  其次,市场由大转强,将会提升中国市场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地位。会有更多为中国制造的优质商品供应,中国消费者也会有更多、更优选择。

  “首先在扩大内需,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方面,作用很显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有效投资的增长会形成更好的体制机制支持。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是依靠市场配置资源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的。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我们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合理放宽社会资本准入,完善社会资本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提高各类主体的资金投入和效率。同时,发挥政府投资资金的作用,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

  “其次,从扩大消费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离不开全国统一大市场。”张立群解释,各种制度、规则无差别与国际接轨,才能吸引更多全球企业和品牌入驻,形成高水平消费购物市场,满足国内的消费者高水平消费购买需求,这些都有助于扩大国内消费。

  “中小企业将受益于《意见》所提出的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表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在竞争中的公平性。同时,通过健全反垄断法律规则体系,一些垄断行为将会被进一步破除,有利于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到更多的产业领域。同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广大消费者也能够从中获益,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性,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2 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所采取的多项举措,将会对普通人的生活、工作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文凯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离不开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意见》谈到“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全国各地优质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李瑞琴表示,在“全面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方面的相关举措,有利于市场主体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的售后服务,畅通商品异地、异店退换货通道,提升消费者售后体验。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卞靖告诉记者,“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中明确提出,对食品药品安全等直接关系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领域,落实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支招

  统一大市场的现代流通网络怎么建?

  专家: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

  《意见》要求建设现代流通网络。业内专家认为,《意见》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数字化”将成为今后建设现代流通网络的重点。同时,我国将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将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数字化”将成为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重点

  《意见》在“建设现代流通网络”的内容里,多次提到“数字化”。《意见》要求,优化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认为,尽管当前我国物流效率较高,但总体来看,中间环节过多等问题导致全社会流通成本居高不下,这既抬升了生产成本,也提高了终端消费价格。

  近年来,“数字交通”已成为交通物流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2019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推进交通物流领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落地到具体的场景。《意见》中提及的商贸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数字化平台企业和供应链企业,都是未来需要重点推进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市场。

  “预计未来,将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流通环节,流通领域有望向去中介化、扁平化模式发展,从而降低终端产品价格,提升社会整体福利。”叶银丹说。

  我国将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意见》要求,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积极防范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供应短缺风险。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分会副会长张钰认为,灾备系统是业务永续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物流体系,也是灾备系统的组成部分。

  关于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张钰建议,为保障粮食、能源等重要产品的供应,应设立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甚至县级的应急供应链中心,统筹管理。

  “我国应该建设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平台,这个平台可以采用目前常用的云平台技术,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信息发布、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应急订单管理、库存管理、库存调度、配送管理、路线优化、订单跟踪、结果分析等,还要与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有标准的接口。同时,可以采用军民结合的模式,由国家出资建设物流中心。平时租给签约单位使用,一旦出现需求,则可以转为应急使用。”张钰说。

  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意见》要求,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设施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张钰认为,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目标的具体举措。

  “高质量的交通通达能力是吸引企业入驻的重要原因之一。”张钰说,美国孟菲斯国际机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良好的多模式交通和交通通达能力可创造时间经济价值,大大节省企业与其供应方、客户群及合作伙伴间交流与互动的时间。孟菲斯国际机场周边也因此发展为著名的航空经济区域。

  “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中,应避免一拥而上,更多考虑交通区位要素,促进长远发展。”张钰说。

  声音

  大湾区两特点与其他区域经济圈不同

  专家:应形成有特色的“双循环”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专门提及鼓励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南都记者采访中,有广东区域观察人士认为,虽然最终目标是全国统一大市场,但是区域先行一步也是更加便利和现实的,这也是大湾区的优势所在。

  《意见》提出了5大目标,哪些在粤港澳大湾区有较大可能更早实现?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说法以前也提过,但这次以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提出来,有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新因素。

  大湾区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国际化最早最快的地区,有两个特点与其他区域经济圈不同。一是,大湾区是11个城市,其中9个城市在一省之内。彭澎认为,相对来说,统一大市场比较容易,无论是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统一、商品和服务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还是规范市场竞争和干预行为,组织实施起来容易一些。

  另一个特点是,珠三角9市与港澳虽然是“一国两制”,但是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中有一定的便利。“当然,比较而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更容易一些,由省政府就可以建立和推进。至于三大市场的统一,比起国内其他区域应该也有一定优势,但在实际推动中还需努力。”彭澎说。

  在优先推进区域协作上,《意见》也提到,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积极总结并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

  那么,大湾区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地协作?如何推动?

  彭澎认为,虽然最终目标是全国统一大市场,但是区域先行一步也是更加便利和现实的。这也是大湾区的优势所在。

  事实上,珠三角一体化已经推进多时,曾经还有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更小区域一体化的推进。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构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以城际轨道为主的“轨道上的大湾区”等建设,珠三角9市的一体化程度提升,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建设。

  彭澎认为,广东省应把这个层次一体化作为统一大市场的前提和核心,以及以珠三角9市与港澳深度市场融合,形成有特色的“双循环”体系。另外,以大湾区与粤东粤西粤北12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粤港澳大市场体系,有可能率先实现“立足内需,畅通循环”,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等目标的达成。

  从具体市场统一来看,彭澎提出了诸多建议,比如:要充分利用深交所、港交所资源,推进市场主体的股份化、规范化发展。要整合几个国际大港口资源,推动大宗商品定价上的话语权。要通过期货交易所的构建,把“世界制造业基地”的潜力发挥出来,占据国际标准化制高点。要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高校和科研机构较多的优势协同起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补链强链,形成国际市场竞争新优势。

  A08-13版

  统筹:杨存海 易福红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黄慧诗 王玉凤 实习生 陈超 张丽缇 崔眠曲 郭一蒨 何佩盈 袁小涵 何芊慧

  综合新华社 央视新闻 央广网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