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隐秘的角落》主演、张东升扮演者刘岩:
中国音乐剧如今一票难求 更应沉下心来做精品

音乐剧《隐秘的角落》。

刘岩儿时的习舞照片。

刘岩接受南都记者采访。

2020年夏天,网剧《隐秘的角落》一经推出就产生了巨大影响。2022年3月,社会派推理出圈之作音乐剧《隐秘的角落》全国巡演首站在广州大剧院启航,反派角色“张东升”由刘岩扮演。一直以正派形象示人的刘岩,这次饰演饱含复杂性的反派“张东升”一角。
观众评价刘岩版的张东升说话轻声细语,却让人毛骨悚然,甚至不敢看他眼睛。角色塑造可谓深入人心。
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近日,南方都市报与刘岩对话,听他阐释“张东升”这个角色演绎以及音乐剧的现状、发展。最近几年,观众对于音乐剧的热情逐日增长,因疫情对海外原版音乐剧演出的影响,热门影视作品IP改编作品成了国内音乐剧市场上的新风潮。
对于看似繁荣的中国音乐剧市场,刘岩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刘岩表示,不是剧目多了,就好像繁荣起来了,越在这个时候大家越应该沉下来,做一些精品,一个好的音乐剧需要长时间打磨。
角色
半夜睡不着觉 在镜子前试戴十几副眼镜
由于外形正派,从业以来找刘岩的戏基本是正派角色,而他一直想尝试演“坏人”,张东升就是他特别喜欢的反派角色。
刘岩是个细节控,表演追求极致。为了形象更贴合张东升,准备了十几副不同风格的眼镜,反复试戴,只为找到一副最适合角色的眼镜,也会半夜对着镜子反复研究张东升说话语气,尽量在演出前把所有的细节做到位。
南方都市报:谈谈音乐剧《隐秘的角落》张东升一角的选角过程。
刘岩:当时《隐秘的角落》招募演员,我和好朋友徐瑶讨论演哪个角色,她说岩哥你比较适合严教授(年长的正派角色)这个角色。我那时心里其实想演张东升,特别喜欢这个角色,作为演员特别想挑战一下不一样的角色,尤其像张东升这类型的角色。不过让她这么一说,觉得也对,年龄大了,好像不太适合这个角色了。
后来跟制作方提了自己(想演张东升)的想法,最终如愿以偿,我演上了一个反派的角色。
南都:你觉得张东升是个怎样的人?
刘岩: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描写的张东升就是一个正常的数学老师,而且是一个对学生非常好、跟同事关系也处得非常好的人。不过因为外界的一些压力,给这个人的心里造成的负面影响太多了,内心积压了太多不太平衡的东西。我觉得张东升如果没有外界那么多压力,他就是一个像咱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正常人。
南都:你怎么找这个角色的感觉?
刘岩:这个角色的感觉其实挺难找的,因为他应该是一正一反,不可能一上来就让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变态杀人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非常好演了。演了这么多场,也有很多观众跟我说,岩哥你的张东升是不是有点太温柔了,太像好人了?但我觉得平时看着越正常,到最后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这种反差会更好一些。
南都:听说你为了更贴近张东升角色,准备了十几副眼镜?
刘岩:对,我真的挑了很多副,从有框的到无框的,有的眼镜戴上太帅了,有的眼镜一戴上去就觉得有点像变态,那种也不能要。最后选了一个比较中立,戴上既像数学老师,但在张东升发狂的时候又像一个“变态”。
南都:在体现张东升人物个性、特点方面还会做哪些细节上的设计吗?
刘岩:一个好的角色,你要赋予他生命,让他变得有血有肉,一定要下很大的功夫。我有时候半夜睡不着觉,会起来拿着各种眼镜去卫生间,在镜子前戴各种各样的眼镜,看镜子里的自己,研究张东升跟各种人说话是什么样的状态,在杀人之前我会有一个什么样下意识的动作。
尽量在演出之前把所有的细节做到位,比如说台词的时候用什么语调,跟父母说话是什么样,跟其他演员说话是什么样?我们中间有一段爬山的戏,刚开始张东升像在求岳父一样,“爸,是我做得不好,你看我还有机会吗?”但到最后,岳父岳母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的时候,张东升的步伐就变了,“爸妈,你们真的觉得我和徐静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作为演员,这些细节一定要好好去把控,人物才能很丰满地展现给观众。
南都:你演张东升这么入戏,会不会很难出戏?
刘岩:不会。但的确有时演完后心情会很压抑,因为从头到尾张东升都没有笑过,到最后他的笑也是一种释放,他从来没有开开心心地笑过。你说一个人活成这样……在现实社会中有这样的人,比如之前春节回家过年,在网上也能看到视频,说回家过年压力很大,都不知道回家怎么面对家人,面对朋友,这个笑容该是什么样的。演完这个戏更觉得应该关爱身边每一个人。
出圈
音乐剧不是在台上唱个高音、 哭一下笑一下就行
这几年,随着综艺《声入人心》热播,音乐剧及音乐剧演员也随之火出圈,音乐剧开始出现一些饭圈化现象。在刘岩看来,通过综艺节目让更多人走进剧场,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他强调,音乐剧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要把音乐剧这个行业门槛变得这么低。
南都:近几年,爆火的网剧被搬上音乐剧的舞台,如《隐秘的角落》《沉没的真相》等,这类音乐剧有什么优势?
刘岩:这类题材的优势就是很多观众都熟悉剧情或小说内容。我觉得挺好的,在音乐剧里非常缺好剧本的时候未尝不可,大家都可以尝试一下。
南都:提到音乐剧,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觉得是有门槛、有距离的高雅艺术。
刘岩:音乐剧其实非常通俗易懂,跟其他的剧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又演又跳又唱,能很立体地把人物把剧情展现给大家。
南都:你怎么看待现在音乐剧饭圈化的现象?
刘岩:这种现象没有问题,我看剧也选卡司(演员)。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参与到音乐剧里来,但一定要先做好准备。不说做一名专业的音乐剧演员,起码做一名合适的音乐剧演员,不要把音乐剧这个行业门槛变得这么低,好像所有人都能来演音乐剧。我特别希望所有人都能来演音乐剧,但是咱们好好在下面做一下功课,因为音乐剧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台上唱个高音、哭一下笑一下就行。
南都:网上有观众调侃说,感觉现在音乐剧演员都不够用了。
刘岩:确实是这样,因为现在剧出得越来越多,演员也就这么多人,掰开一半使就不错了,有的人甚至掰三个。
行业
音乐剧最初上座率15% 如今一票难求
作为国内初代音乐剧演员,刘岩亲历了这个行业从低迷到繁荣的阶段。最近几年,音乐剧市场表现出很大的潜力,除了上海,在北京和广州等其他一线城市,一年上演的音乐剧数量也都明显大于以往。
在刘岩看来,音乐剧市场表面看起来越繁荣,越应该沉下心来,做一些精品。
南都:作为国内初代音乐剧演员,你感觉音乐剧这些年发展如何?跟你入行时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刘岩:很大的变化,就是我年龄变大了(爱开玩笑)。音乐剧最开始不被大家看好,大家不太了解音乐剧是什么,最初的上座率15%、20%,这些我都经历过;一直到后来所谓的音乐剧出圈,大家慢慢了解音乐剧;再到后来以至于一些明星的加入,一票难求,就是一个天和地的差距。但不管怎么样,观众能走进剧场,就是出品方和我们演员所期盼的,特别开心的一件事情。
南都:你觉得中国音乐剧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时期?
刘岩:所谓的一个假繁荣的时期吧,我觉得很多人都不愿意听这句话,但大家都好好细品一下,确实是这样。不是说剧目多了,就觉得好像繁荣起来了,越在这个时候大家越应该沉下来,做一些精品出来,一个好的音乐剧真的需要长时间去打磨,哪能说一个月两个月排完了之后,这个音乐剧就能成精品,不是这样的。
南都:你认为成为一名专业的或者成熟的音乐剧演员,需要多长时间?
刘岩:这个说不准,现在很多演员属于机遇特别好的,突然一个机遇就能来演男一号或者女一号。但我总觉得做一件事情就要从最根本的东西开始做起,比如一棵树长得很高,是突然被植入到这里,也没有把下面所有的根养好,它非常高,但有一天有一股风来,你看它站得稳吗?站不稳。有一棵小树,它下面根基特别好,虽然没有那棵树高,但是它能经得起很多大风大浪。
经历
原来为生活选择音乐剧 现在音乐剧成了我的生活
刘岩与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缘分,要从2005年说起。
那一年,33岁的刘岩离开家乡到北京闯荡,在北京的头三个月只赚到了800元,在心灰意冷时,一位舞蹈老师告诉他,一个音乐剧剧组正在招演员。刘岩有舞蹈功底,又曾在老家的音乐茶座唱过歌,便决定去试试。从此推开音乐剧大门。
这个音乐剧的剧组,就是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的《蝶》。
在中国原创音乐剧刚刚起步时,他为生活选择了音乐剧,如今,音乐剧成了他的生活。
南都:有些资深的演员工作到一定年限会开始转做幕后,而你一直活跃在舞台。
刘岩:也许是我对其他东西不太擅长吧,我不会去做那些,只能当演员(笑)。开个玩笑,也有很多人跟我说,你年龄也越来越大了,身体素质和年轻时肯定比不了,但作为一名演员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要保证自己身体的素质,尽量地去保持,但我还是喜欢这个舞台,能演到老是最好了,如果观众愿意看我演戏的话,我一定会坚持演下去。
南都:音乐剧对于你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刘岩:原来是为了生活选择了音乐剧,现在音乐剧已经变成了我的生活。
南都:接下来有什么工作计划?期待演一些什么不一样的角色?
刘岩:新的工作计划已经排到今年年底了,因为剧很多,有朋友也说岩哥以后再选剧的时候注意一下剧本,我说尽量吧,很多时候我们也想去选自己喜欢的。
对于角色,只要是自己没有演过的都想去演,演员就是这样,在舞台上想不停地去尝试不一样的人生。
故事
刘岩的表演被业内誉为“音乐剧教科书”
在中国音乐剧演员名单中,刘岩的名字就是品质保障。作为中国音乐剧开拓者、国内第一代音乐剧演员,刘岩的表演被业内誉为“音乐剧教科书”,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王牌三宝的御用男主角。
刘岩习舞出身,2005年离开工作多年的吉林省歌舞团到北京闯荡,偶然间用一首“调子起高了”的《梦的眼睛》敲开北京松雷音乐剧团的大门,迅速成长为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男演员之一。
从业17年来,刘岩一直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剧,从2005年至今,刘岩共出演13部音乐剧,其中12部是中国原创剧目。早在2008年,由他出演男主“梁山伯”的音乐剧《蝶》在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夺得了最高奖——特别奖,开创了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国外获奖的先例;2010年,《蝶》又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特别大奖。剧中的不少唱段,如《心脏》《诗人的旅途》,成为无数音乐剧学子心中的“初恋曲目”。
而更多观众熟悉刘岩,是2019年第二季《声入人心》,导师级别的他出现在选手席上,瞬间成为节目热议话题。他现场饱含情感的演绎,将观众带入到了故事情节之中,不仅唱到让张惠妹流泪,在场所有人包括出品人在内都起立鼓掌致敬。廖昌永更是称赞:“中国有这样的音乐剧演员,我感到特别自豪。”网友则评论,这是“一开口就是没票的声音”。“刘岩教科书级”随即冲上热搜。
采写:南都记者 李春花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张志韬 朱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