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服务产业园×盒马:
联手打造“爆款”豉油鸡 五一来吃鸡!


豉油鸡陈列于盒马各大门店。

联名款豉油鸡预制菜。
五一小长假将至,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当下,宅家来一顿大餐就成为了不少市民朋友们必不可少的假期安排。众所周知,广东人“无鸡不成宴”,白切鸡、手撕鸡、盐焗鸡……其中,豉油鸡更是号称可以在餐桌上“打遍天下所有鸡”的经典粤菜。一道正宗的豉油鸡,原料卤料都颇有讲究,从炒制香料、调制卤汁到整鸡卤制,制作工序可谓相当繁杂。
豉油鸡预制菜的出现让这道美食来得更加容易且快速,只需在微波炉里叮一下就能品尝到色香味俱全的豉油鸡。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以下简称“文化服务产业园”)联合盒马工坊,面向全省消费者推出了一款联名款豉油鸡预制菜,如今,这款产品一跃成为盒马工坊线下销售的“当红炸子鸡”,擦亮了“粤字号”预制菜品牌。
精选优质品种 成就“当红炸子鸡”
从一粒种子到一桌好菜,预制菜是农业向工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延伸,其打通农产业链条,协同配套产业发展,可称为“全产业链项目”,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广东是预制菜火爆出圈的主战场。2021年12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启动2022年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系列活动。在众多预制菜单品之中,为什么会选择豉油鸡作为首款单品?广东饮食文化繁荣,消费者的风味诉求自然更高。除了顺应“无鸡不成宴”的岭南文化之外,也与这只产自广东本地的名种黄鸡分不开。
据了解,由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与盒马联名的豉油鸡预制菜,原料来自广东畜禽名种——江村黄鸡。江村黄鸡由广州老牌禽企江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20余年选育而成,是利用几个不同产地的“石岐杂鸡”与地方种鸡杂交、经家系选育而成的新品系黄鸡,需经恒温育雏、自然散养、精准笼养三大饲养阶段,方能具备地方纯正血缘。
饲养一只江村黄鸡并不简单。育雏阶段,鸡只在恒温的保温室度过,直到35日龄回归自然。充足的运动量可有效调节肌间脂肪,丰富肉质口感。110日龄时,黄鸡将回归笼内以便精准饲喂,等待出栏。江村黄鸡在大品类上属三黄鸡,体型短而宽,正因为如此,其肌肉较集中、丰满,用其烹饪出的菜肴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尤其是它的油脂丰富、皮下脂肪适中,是制作白切鸡、豉油鸡等名菜的优良鸡种。
精选优质品种作为食材原料,让这只联名豉油鸡拥有了成为爆款的最大底气。
改进工艺 标准化生产保障安全美味
对于嘴挑的老广来说,鸡固然要有“鸡味”,但豉油的调味也同样重要。这款预制菜的卤汁大有来头,它可是由从业30余年的粤菜师傅黎国雄指点,盒马工坊和江丰食品研发人员共同“操刀”。卤水选用东北大黄豆,需历经天然生晒365日、36道工序自然发酵,再搭配13种香辛料调制而成。
凭借方便快捷的特质,预制菜迅速占领市场,从B端逐渐转向C端。据盒马调研结果,预制菜主要购买群体为20-35岁的年轻女性或小家庭。这类人群消费能力强,意味着更重视品质。为了让这款老牌粤菜更契合时下消费需求,在传统豉油鸡的基础上,研发人员与生产工厂针对产品进行了多次实践,多重工序,最终创制而出。虽是预制菜产品,但却不失传统豉油鸡的色泽和口感,它色泽油亮,皮滑肉嫩,豉香浓郁,入口咸香回甘,吃过就知道,叫人不忍停筷。
好的豉油鸡讲究色彩鲜亮、鸡肉嫩滑、酱香浓郁。传统豉油在储存中非常容易褪色,为了使预制菜能长期保持鲜亮色泽,研发人员通过半年时间反复改良配方,在豉油卤水配方中加入了天然色素黄栀果,既突破技术短板,又保留了传统豉油鸡的色泽。此外,研发人员与生产工厂多次实践,最终通过低温慢煮工艺,将鸡在恒温酱料中“三浸三起”,确保在骨头熟透的同时保障鸡肉的嫩滑,留住广东豉油鸡的正宗风味。
就连广东人都好的这口“新鲜”也被盒马拿捏住了。盒马工坊广州采购负责人杨晓蕊表示,豉油鸡屠宰与加工厂相邻,每日工厂根据前一天订单量“现杀现制”,生产当日产品便会全部运至盒马仓库,次日清晨上架;若通过盒马APP线上下单,最快30分钟即可抵达,“整个过程堪比广州师奶到市场买鸡回家烹饪的速度。”春节期间,线下门店会有豉油鸡等预制菜试吃品鉴,给消费者更好体验。
豉油鸡作为冷鲜预制菜,保质期远远短于冷冻食品,对物流要求更高。“盒马工坊从几年前就开始研发冷鲜短保领域的预制菜和半成品菜,经验很是成熟”,杨晓蕊表示。门店专区的商品陈列冷柜温度精准控制在0-4℃,配送时针对商品温层配备冰袋、隔热包装等。对于这类运输储存难度较大的产品,盒马基本采取“本地化合作伙伴”策略,从牧场到餐桌多个环节发力,保留产品的鲜与美。
“产业园+新零售”解锁爆品密码
作为盒马工坊内的“高身价”单品,联名豉油鸡预制菜的表现令人惊喜。产品上线第二天就登上盒马工坊销售Top10榜单,除夕节前夕更迎来消费高峰,销量翻倍增长,增长系数超出盒马工坊全品类平均水平,产品线上销售占比高达60%。这是文化服务产业园在又一次融媒赋能、市场化营销中获得了成功,初步探索出一条“产业园+新零售”的营销路径。
文化服务产业园具备“强挖掘”与“强整合”能力。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首个功能性产业园,其扎根岭南,放眼全国,聚集产品、人才、品牌、服务机构等要素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能够提供专业化、社会化品牌服务,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开展品牌强农行动。
此外,融媒体矩阵自带巨大流量。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依托南方农村报社,背靠传媒集团,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近年南方农村报社积极转型,从传统纸媒迅速成长为政务服务、商务服务融媒体平台,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融合发挥,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信息生产与分发能力强大,阅读人次以千万为单位计算。
新零售或传统商超拥有长期、稳定的客群沉淀。不管是盒马还是传统形态的商超,都拥有大量各自品牌的关注者,这一群体就是营销投放的目标对象,针对性信息会触发其消费行为,甚至替品牌再次传播,形成社群效应。同理,各大商超也会积极进行线上渠道粉丝运营,比如盒马就在粉丝群中重点推介联名豉油鸡预制菜。
豉油鸡预制菜是“产业园+新零售”市场化营销模式的初探,其成果意义重大。未来,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将大力推广新模式,到更多农产品、更多农产业、更广阔的乡村中,带动优质产品出村、出圈甚至出海,打造独具魅力、声名远扬的“粤字号”品牌。
文/图:谭梦涵 曲逸群 黄旭君
制版:李思萌 邓诗君 杨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