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小企业倾斜,广东政府采购释放政策暖意
来论
广东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表示要通过预留政府采购项目中的份额比例、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发挥公共服务属性、优化支付融资服务等四个方面的主要措施,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运作保驾护航。广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原则上小额采购项目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超过200万元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将预留该部分40%以上由中小企业采购,其中预留给小微企业的比例不低于该预留份额的70%。
这份通知鲜明地显示了在目前的非常时期,广东对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的坚定态度。疫情发生两年多来,政府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双管齐下,不断地向市场释放减税降费和降准等积极措施,保证了经济运行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体量有限,能够从中获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其运行一直不能让人乐观。近期,疫情在我国一些地方再度趋于紧张,这使得还没有缓过气来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如果就个体的企业来说,自然不能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似乎无足轻重,因此,当像新冠疫情这样的全球性灾难出现的时候,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大型企业,特别是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企业的正常运行是正确的。我国中小企业的总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几乎要占到一半以上,特别是对于就业等的贡献,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中小企业由于其体量的微小,在抗风险能力上又弱于大型企业,面临疫情,中小企业的困难和压力远远超过大型企业。一些在大中型企业那里可以轻松化解的问题,在中小企业那里可能就是灭顶之灾。在目前这种困难局面下,帮助中小企业“活下去”,就特别需要政府施以援手。广东从政府采购项目中切割一部分给中小企业,体现的就是这种原则,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顺利复工,渡过目前的难关。
此次广东提出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政府自己可以做主的政府采购项目的便捷,来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有活可干,有钱可赚。这是一种务实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见到效果的制度安排。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来说,能够从政府采购项目中得到份额的企业可能并不是很多,因此,要真正达到整体性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效果,政府还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为中小企业做更多的服务工作。说到底,政府承担着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但地区经济发展不仅仅体现在GDP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居民收入的增长上。而居民收入的增长则需要有充分的就业,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有长足的优势。中小企业发展得好,社会就业率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就能保证,就能促进消费,从而对GDP的增长也能起到保障作用。
目前来看,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短期内可能很难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更多地想到中小企业的特殊困难,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帮扶中小企业。我们可以期待,广东对中小企业释放的政策暖意,一定能够帮助到省内中小企业,使它们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周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