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南都民调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新特征洞察报告》

湾区青年怀揣创业梦 既为生活更为挑战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文轶然 麦洁莹 涂长芳 05-11 01:16

  扫码查看更多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提速,为青年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新时代的大湾区新青年有哪些新特质?他们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怀揣什么梦想?南都民调中心发起问卷调查,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新青年新特征洞察报告》。本篇为择业创业篇,重点解读受访大湾区青年对自己的评价认知、择业观、创业意愿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大湾区青年应有特质:

积极进取、视野开阔、敢拼敢闯排在前三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应有哪些特质?调查中,超六成受访大湾区青年选择“积极进取”“视野开阔”两项特质,紧随其后的是“敢拼敢闯”“乐于接受新事物”以及“思维活跃”,占比超过五成。44.14%的受访者选择了“自信乐观”,36.94%选择了“勤勉务实”,28.65%选择了“追求个性”,27.48%选择了“善于创新”。

  对于大湾区青年应有的特质,90后受访者选择“积极进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信乐观”“勤勉务实”的比例更高,95后受访者选择“敢闯敢拼”“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的比例更高,00后受访者选择“视野开阔”“善于创新”的比例更高。男性受访者选择“勤勉务实”的比例更高,女性受访者选择“积极进取”“视野开阔”“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比例更高。

  受访的大湾区青年认为自己符合上述特质吗?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符合。

  来自香港的85后受访者袁倩鹏目前在广州经营一家甜品店,从选择在广州读大学,到现在创业、成家,袁先生已经在广州扎根了十几年。为了更好地帮助港澳青年学生适应内地生活,袁先生担任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的机构负责人。“敢于探索”“活力”“互相扶持”“包容”,这些关键词是袁倩鹏对大湾区青年特质的描述,他认为大湾区机遇很多,青年要敢闯敢试。谈及自己,他认为自己符合这些特质,“我现在也还在闯”。

  创业意愿

  餐饮娱乐科技研发 最受创业者青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为积极进取、敢拼敢闯的湾区青年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调查中,59.46%的受访大湾区青年表示自己有“创业梦”,其中6.58%的受访者正在创业,7.48%的受访者曾经创业,45.41%的受访者表示有考虑创业。

  餐饮娱乐行业是受访者创业首选领域,占29.09%,其次是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创意产业、金融服务等行业,占比超过两成。

  从所在城市来看,深圳受访者创业意愿更高,有创业经历或创业想法的比例超过七成,显著高于其他湾区城市。从学历来看,高中/中专与大专学历的受访者创业意愿更强,有创业经历或想法的比例分别达到80%与66%,而本科与硕士或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有创业经历或想法的比例分别为58%与36%。此外,男性受访者创业意愿更强,7.72%的男性受访者表示正在创业,54.41%的男性受访者表示考虑创业,仅30.15%表示没想过创业;女性受访者考虑创业的比例为36.71%,超半数女性受访者表示没想过创业。

  今年32岁的叶南晖有过四次创业经历。“大学毕业后在香港工作了几年,对比之下,内地发展前景较大,又有亲戚在内地做生意,便决定过来闯一闯。”四年前,叶南晖来到内地在互联网领域创业。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叶南晖最终回归自己擅长的金融行业,成为一家咨询公司的创业合伙人。

  来自深圳的受访者锋先生同样有着“创业梦”,他目前从事媒体行业,主要负责视频编导、摄影摄像、剪辑工作。锋先生表示自己的创业意愿较强烈,打算在传媒影视行业创业。为什么想去创业?锋先生说自己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奋斗,希望能通过脚踏实地地发挥专业所长,创业挣钱。

  创业初心

  不仅仅为赚钱 更为挑战自我

  你的创业初心是什么样的?追求美好生活是不少湾区青年创业的重要动力。但在本次调查中,询问有创业经历或想法的受访者创业初心时,“挑战自我,实现更多可能性”才是大湾区青年创业的初心,占比53.84%。此外,“为自己打工,工作更有热情”“发挥自身优势,证明自己”也是超四成受访者的创业初心。

  “我在香港做商业项目策划超过十年,感觉个人上升空间逐渐变小。”受访者陈健荣今年32岁,为了追求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他在2017年底选择从香港来到惠州创业,跨界进入餐饮业,“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将我记忆中的香港味道带回来。”但这一切对他来说并不容易。除了要熟悉新环境、普通话,建立新的社交圈,还要学习餐饮运营模式、菜谱研发等。例如,为了调出一杯纯正的港式奶茶,他和团队查阅了不少资料,先了解茶文化,再向香港茶餐厅的师傅请教冲调方法,“单是茶叶种类就需要七八种,有些茶叶在内地还买不到,需要从香港运过来。缺了一种茶叶,味道就不同了。”

  陈健荣表示创业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创业除了外在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坚持自己的初心。”经过不断努力,陈健荣目前拥有3家餐厅,创业团队发展到50多人。

  从上海来到香港创业的若木在广州本科毕业、香港研究生毕业后,若木一直留在香港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2019年,若木跳槽到一家独立理财公司,一年后和当时的上司一起创办了现在的公司。

  择业观念

  90后更看重成长空间 00后更看重理想兴趣

  无论是选择创业还是就业,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们择业时最看重哪些因素?调查结果显示,薪酬与福利待遇是受访者择业最看重的因素,占比达74.77%;其次是工作环境与工作稳定性,占比分别为53.51%、51.62%;企业文化氛围与个人成长空间排第四与第五位,占比分别为48.11%、42.52%。

  00后受访者看重个人兴趣理想的比例更高,达38.30%,其他年龄段该比例均未超过三成;而90后受访者看重个人成长空间的比例更高,达47.50%,高于其他年龄段。从不同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择业时看重个人成长空间、行业发展前景以及能发挥专业特长三项的比例更高。

  来自深圳的受访者袁小姐是一名应届毕业生,谈起未来职业规划,她表示自己更倾向于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在择业时袁小姐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时长、职场环境与发展前景,“比如加班情况、是否需要大小周,还有单位的氛围、行业发展态势、个人岗位上升空间等。”

  来自澳门的受访者林庸表示择业时主要考虑兴趣偏好,“相比朝九晚五的办公室工作模式,我更喜欢走出去,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习,了解不同的业务内容。”林庸一直对创业很感兴趣,在大学期间参与过不同的创业项目,去年毕业后他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职业规划

  最想成为灵活自由型 或专业技术型职场人

  问及正在从事或将来计划从事的行业,超两成受访者选择了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其次,超一成受访者选择了工业制造业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还有超过5%的受访者选择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国内商贸或进出口贸易、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等行业领域。

  大湾区青年渴望成为哪一种职场人?灵活自由型的选择比例最高,为26.31%;其次是专业技术型,占22.88%;此外,团队管理型、创业开拓型与学术研究型的选择比例均超过10%。

  从不同年龄来看,80后受访者最想成为专业技术型职场人,占比超过三成;95后与00后受访者最想成为灵活自由型职场人,占比接近三成,而85后与90后受访者偏好专业技术型与灵活自由型职场人的比例基本相当,均在两成半左右。此外,85后受访者想成为团队管理型职场人的比例更高,00后受访者想成为创业开拓型职场人的比例更高。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当前发展符合规划

  问及当前发展是否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近八成受访者给出肯定答复,认为自己当前发展完全符合和基本符合职业规划的受访者分别占21.08%、58.74%,而认为不太符合者占18.83%,完全不符的比例仅为1.35%。相较而言,想成为创业开拓型职场人的受访者当前发展最合心意,认为完全或基本符合职业规划的比例超过九成。

  95后香港女孩Tiffany目前独自在广州发展,她去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留在广州做青年社会工作。说起职业规划,她表示自己近期除了继续做青年社会工作外,也有修读研究生的想法。即使读研后,Tiffany也会继续考虑做青年社会工作,她表示很喜欢这份工作,也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社会调查与公共舆情研究课题

社会群体与公众心理研究

项目出品:南都民调中心

项目监制:谢斌 张纯

项目主持:文轶然

项目执行:南都研究员 文轶然 麦洁莹 涂长芳 李伟锋 实习生 伍咏欣 黄伊静 蔡浩然 哈马尔古丽

支持平台:南方都市报官方微信公众号 咩事微信公众号

支持机构(排名不分先后):

珠海大华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

内地港澳青年学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