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减免房租的示范效应
来论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对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减免3个月租金,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承租中央企业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再补充减免3个月租金,即半年租金。同时要求对中小企业账款坚持“应付尽付、应付快付”,从制度、机制、流程和信息化管控上杜绝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恶意拖欠账款行为。
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外贸等多个行业受到冲击尤其明显,这些行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现金流是它们目前遇到的最大问题,决定了企业能够支撑的时间。相关从业人员,尤其是私营企业主压力陡增。企业没了收入,还需考虑这段时间内的房租、税收和员工社保、薪酬等固定成本。现在占其相当一大块成本的房租得免,可谓解了商家尤其是中小商户的燃眉之急。并且有理由相信,在央企示范表率作用下,主动站出来给租户免除租金、共克时艰的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多。
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勇于主动承担减免租金带来的损失,不但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也是体现了有担当、识大体的格局,有利于今后的客户维护与品牌积累。其实,疫情当前,租户固然不易,给予别人免租金的企业自身也承担了诸多成本。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房东,租金收入本身很可能就是支撑其展业的命根,其中不少租金收入已经通过ABS、REITS或CMBS等金融融资工具提前预支,打包成产品售出,现在一旦说免就免,勇于担当的背后,可能会有不少麻烦的善后工作等着他们去做。对于这些有担当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房东,税务部门可给予其税收减免,贷款行可考虑合理范围的降息,政府提供一定程度的融资便利与优惠金融扶持政策,都是合理褒奖举措。而本次被予以减免租金的租户与商家,也可以主动延长租约,甚至将未来的销售提成比例(比如商场)多让渡一部分给出租人等举措,来予以积极“感恩”回馈。唯有如此,才会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自身道德表现,积极效仿,履行社会责任、无偿利他。从而在重大疫情面前,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租户、企业、政府等多方共担本次疫情带来的损失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不过,对于那些迫于实力有限或者面临其他无法克服的困难,一时难以站出来大手笔免租金的企业,也要抱持理解。只要有一份心意,免不了租金可以降一点租金,免不了三个月可以免一个月乃至数周,租金实在难免难降还可以免物业费,也是鼓舞人心的一股劲。
□蒋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