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红树林是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广东出台多项措施保护

广东红树林面积全国最大 到2025年将营造5500公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许琨 黄叙浩 06-01 01:32

  落日余晖里,数十只白鹭在湛江高桥红树林保护区盘旋,颇为壮观。 南方日报记者 吴明 摄

  作为湿地植物的典型代表,广东红树林总面积约1.5万公顷,为全国第一,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2.5万公顷的57%。我们常说的“南红北柳”,南红指的就是红树林。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于2021年1月1日实施,增加红树林保护专章,进一步完善了红树林保护的法律制度。

  近日,《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探索红树林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红树林营造修复,确保到2025年底完成国家下达的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和修复2500公顷的目标任务。

  保护举措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设“红树林湿地保护”专章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于2006年6月颁布,后来进行了两次修正,使广东省湿地保护面积逐年上升,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新修订的《条例》一大亮点是增设了“红树林湿地保护”专章,明确了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红树林保护纳入本地区湿地保护规划,并兼顾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以及通航、行洪、候鸟停歇觅食地等需求。新《条例》规定了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红树林资源档案,加强红树林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巡查管护,新增红树林范围内的禁止行为,规范了红树林种植以及开发利用活动。

  将于今日起施行的湿地保护法对红树林湿地进行特别保护。湿地保护法明确了湿地的定义和统筹协调与分部门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部门间湿地保护协作和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解决了困扰我国湿地管理数十年的湿地概念和管理体制问题;对湿地实行总量管控制度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管理事权划分;对湿地保护与利用作出了具体规定,提出了湿地利用的正面要求和负面清单;对建设项目占用国家重要湿地进行严格限制,对红树林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进行特别保护,全面禁止开采泥炭,维护湿地的重要生态功能。

  保护样本

  深圳:大鹏新建一红树林湿地公园

  日前,据深圳市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透露,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已基本完工,预计本月初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游客新的休闲胜地。

  这里红树林连绵成片,鱼鸟嬉戏。市民游客漫步其中,既可观赏美景,又可登高望远,其乐无穷。

  东涌红树林湿地园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东涌社区,项目总占地面积近50万平方米,是新区首个区级投资的红树林湿地公园。

  公园以现有红树林及基围鱼塘为基础,通过设置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登山步道等不同形式的游览线路,串联人工湿地、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鱼塘湿地,打造一个人、鸟、林“相望不相扰”的“红树邻里”生态社区。

  从入口处走入湿地园,便可看到成片的树木与草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途经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看着映衬在水面上的白云蓝天,市民游览红树林湿地园也将增添不少乐趣。此外,成片的红树林则为鸟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汕尾育苗人:“这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笔生态账”

  在位于汕尾海丰县梅陇镇的梅海红树林育苗场,秋茄、桐花树等不同品种的红树林已长到约一人高,沿着海岸线蔓延开去,红树林前方插着一排毛竹。育苗场经理罗景秋告诉记者,这排毛竹是特意从陆河买来的,插在滩涂上就像是一把“梳子”,可以保护红树林幼苗不受海浪侵袭、淤泥覆盖。

  罗景秋在当地经营红树林育苗场已有十几年。“我刚来的时候,这一带沿海开了几家养殖场,养殖场主当时准备继续向海边扩大规模。这样下去,这一片就全部变成鱼塘虾塘了,对海岸线和湿地红树林保护极其不利。”罗景秋告诉记者。由于育苗场所在地正好是适合红树林生长的泥滩,他与几个朋友办好相关手续,便开始种植红树林。十余年来的资金投入和细心栽培,罗景秋对这片红树林感情深厚。“对我来说,这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笔‘生态账’了。只要这片红树林茁壮生长、能够继续固堤护岸,这件事就是值得的,不会过多考虑经济回报。”

  最近几年,红树林已经“蔓延”到了城市中心——位于城区中心的品清湖被誉为汕尾的“母亲湖”,在完成疏浚工程和沙滩保洁工程的同时,还种植了2.5万平方米红树林,这成为了汕尾市的靓丽名片。

  惠州考洲洋:红树林保护成为美丽海湾建设重要一环

  如今,行走在位于惠州市稔平半岛的考洲洋水上景观栈道上,青山绿水映入眼帘,游客们很难想象,数年前这里差点变成“一潭死水”。

  考洲洋是红海湾向内陆延伸的一个溺谷湾。近年来,由于附近居民在考洲洋一带无度无序大面积开发,水质污染严重,区域内红树林生长呈现萎缩退化的态势,鸟类、底栖生物的栖息生境遭到了破坏,渔业资源逐渐衰退。

  “加上考洲洋是半封闭水体,口窄内宽,最窄处仅为253米,环境恶化使得水体交换能力变得更弱,随陆源水体冲刷进考洲洋的固体废弃物逐渐积累沉降。考洲洋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丘光利介绍。

  2015年,惠州市组织实施了“考洲洋美丽海湾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近一亿元。其中就包括堆填整治滩涂3000亩,种植红树林800万株,修建海洋环境监测观测站,修建景观栈道、生态观光及科普长廊、观景平台及观鸟亭等配套设施。

  据统计,整个考洲洋新增人工种植红树林区域面积约5000亩。早期在考洲洋横石湾、望京洲、大华、白沙村海域种植的红树林已蔚然成林。

  知多D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的统称,其构成植被的典型种类为红树科植物。

  由于红树林植物生长在长期积水、高盐的环境中,其“身体”各部分大多富含单宁这一化合物,除去树皮后,木材常常因单宁氧化而呈现红色,故名“红树林”。

  红树林具有维持碳汇、保育海岸生物多样性、促淤造陆、防风消浪等生态功能,以及科普教育、美化景观等社会功能。 

  04-07版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采写:南都记者 许琨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综合 国家林草局网站 新华社 

  光明日报广东省林业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