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儿子惠州餐厅打工失踪父亲曾经8次寻找未果

这个父亲节,他苦等13年的儿子回来了!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张静 林思思 陈冲 梁钜聪 06-20 14:36

  黄和成轻声地用家乡潮汕话跟阿宏沟通,阿宏慢慢地点头。

  黄和成仅存的阿宏中学毕业时的照片。

  出发去认领儿子前,黄和成独自在家,为儿子铺好新床。

  昨日是2022年父亲节。6月17日,惠州市博罗县,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的救助大厅内,黄和成拿着认亲表,在“离站去向”一栏,用力写下“回家”两个字。

  一周前,他接到救助安置中心打来的电话:“您的儿子阿宏可能在我们站里。”一家人迫不及待打去视频电话确认。最终,公安的人脸比对加上他对儿子体征的记忆,阿宏的身份得以确认。

  听到走失13年的儿子被找回,泪和笑瞬间涌出交织,黄和成难以描述那一刻的心情。

  “孩子,爸爸一定会补偿你的,把爱统统都补回来。”看到阿宏,他本能地冲上去,将阿宏紧紧拥抱着,将这句话反反复复说了数遍。

  伤痛

  “我不敢再找了,不能再找了”

  阿宏的走失,是黄和成家中永远的痛。

  “那时候家里困难,他都知道的,他要去惠州打工赚钱。”黄和成说,2006年,阿宏开始在惠州的餐厅做服务生。虽然一向沉默寡言,但隔段时间或逢年过节,阿宏仍会向家里报个平安,直到2009年。“那年春节他也没打回来,我们打电话也没人接。”

  几个月内,黄和成前后去了8次惠州,将大街小巷翻了个底朝天,依旧未见儿子的踪影。

  “我不敢再找了,不能再找了,她会撑不住的。”儿子走失后,黄和成的妻子伤心成疾,进食、排泄等最简单的本能行为都在她身上“失效”,每天只剩下流泪。

  每次去惠州,妻子就充满期望,每次回汕头,妻子就期望落空。“她的心一上一下,已经整整8次了,我不敢再找了,不能再找了。”13年来,黄和成不知见了多少妻子的眼泪,“她可以哭,我不行,我要守护这个家”。趁着妻子出门不在家,他终于“偷偷”哭了出来。“这些年,难熬的。”

  在汕头家中,除了中学毕业证书,再也找不到阿宏存在的任何“证据”。

  “所有他小时候的东西,搬家的时候都没有再带来了。”对看不到希望的黄和成一家来说,任何孩子的东西出现在眼前,都成了伤害。

  比对

  “民警给出了疑似相关户籍信息”

  2014年9月,民警在街头发现了衣着褴褛、精神恍惚的阿宏,无论询问什么,都说不知道。

  于是,民警将他送至惠州市救助站。在站内多次问询无果后,隔年2月,阿宏从市救助站转入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

  每天,听到社工的吆喝声“吃饭啦”,阿宏就随着大家一起走向食堂。吃饭时,中心社工科科长刘海涛在食堂的各张桌前转悠,确认着每一个人的情况。

  刘海涛发现餐桌下阿宏的脚肿了起来。刘海涛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带着阿宏去市人民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几年来,每天清晨和傍晚,社工都会拿着贴了不同小标签的药盒,提醒阿宏吃药。如今,他的病好了不少。

  在阿宏来到救助安置中心的第7年,他的身份确认有了突破。“这次突破主要来自于公安人脸信息的重新比对。”刘海涛介绍,虽然此前比对无效,但工作人员从未放弃,而是不断更换角度、光源,重新为阿宏拍照片、视频。

  此次比对,民警给出了疑似的相关户籍信息,中心工作人员根据疑似地,向属地救助站发去了联系核查函。

  黄和成一家的期待,终于有了归宿。

  团圆

  “十几年没见,大孩子了”

  在潮汕家中,黄和成笑了又笑,泪落了又落。

  16日下午,他从老家汕头市潮阳区海门镇出发,赶到博罗,为一大早的认亲作准备。三个红色塑料袋,是他紧紧守着不离手的宝贝。一个装着刘海涛叮嘱他准备的身份证、户口簿、村委和公安局开具的相关证明,另两个则是他特意为儿子准备的新衣新鞋。另一边,阿宏也在中心生活区内“忙碌”着。他仰着头,社工拿着剃须刀,小心翼翼地替他刮着胡子。

  父子团圆,办完手续,刘海涛将剩下的药转交给了黄和成,“这是阿宏的药,目前还剩下一周的”。黄和成刚擦干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起来。

  “真的感谢你们,感恩你们。”黄和成抱着拳,跟中心工作人员道谢。他转过头,小声教着儿子:“跟爸爸学,感恩你们,感谢你们。”阿宏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看到乖巧的儿子,父亲忍不住摸了摸头夸奖他,像小时候一样。

  看着父子俩离开中心的背影,刘海涛再次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和家人相拥,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希望这个父亲节,他们父子能过个好节。”

  此时,在黄和成家中,一套整整齐齐的新茶具,早已摆在了阿宏的房间内。“十几年没见,大孩子了,肯定得要一套好茶具喝茶的嘛。”这位潮汕父亲带着他的孩子,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08-11版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静 奥一新闻记者 林思思 南方日报记者 钱明雅 尚黎阳 综合南方+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张静 陈冲 南方日报记者 梁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