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评卷工作明日前结束,预计25日左右公布成绩
高考卷主观题全部双评 “人机结合”监控评卷质量


广东高考评卷点。 新华社发

统一管理评卷老师背包。
广东省高考评卷工作将于21日前结束,在进行信息核对和成绩统计后,预计6月25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和各批次录取分数线。我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70.2万人,实考67.2万人,试卷近403万份。今年继续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石牌两个校区),共设7个评卷场点。评卷工作于6月12日正式开始,评卷教师近6000人,比去年增加1100人。6月17日下午,省教育考试院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评卷点举办2022年高考评卷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走进评卷点现场,近距离了解高考评卷情况。据介绍,今年的高考评卷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严”。
严选评卷教师
6个环节严格遴选
今年的评卷教师选聘进一步拓宽了遴选范围,提高了遴选标准。遴选范围由原来的高三年级科任教师,扩大到普通高中相关课程教师。对符合资格的教师,按照本人报名、中学推荐、县区教育局推荐、地市教育局推荐、学科组遴选、省教育考试院审核等6个环节,逐级推荐、严格遴选。
对所有评卷教师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和考核,做到不参加培训不准上岗、不明确职责不准上岗、不掌握标准不准上岗。
严格评卷组织
评卷场地屏蔽手机信号
一是严格防控疫情。落实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要求,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每个评卷场点均保证有2名专职医护人员。对评卷教师实行“酒店—评卷场”闭环管理。
二是严格评卷纪律。落实“十六个不得”,严格工作纪律,牢牢守住评卷安全保密底线。三是严格场地管理。加强评卷场地的管理和监控。所有评卷工作人员凭证出入评卷场地。集中管理评卷场内评卷教师的手机,在评卷场地屏蔽手机信号。
严控评卷质量
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
一是科学制定评分细则。组织有关专家、教师认真开展试评,根据各科不同层次考生的答卷情况以及命题思路,制定出符合命题要求和切合考生实际的评分细则,并做好考核样卷的评定工作,确保评卷实施过程中统一评分标准,避免“重此轻彼”。
二是实行四级管理制。评卷工作实行科组长、题组长、小组长、评卷员四级管理,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始终如一”,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是采用“人机结合”监控评卷质量。全部主观题实行双评制度,即:每一道主观题,均由两名评卷员独立评阅,误差超过该题设置的阈值,则交由第三评卷员评阅。三名评卷员所评分有两个的误差在阈值范围内,则取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分;如果三人中两两的差异均超过设定的阈值,则交给第四评卷员(科组长,或者题组长)评阅。在此基础上,今年首次采用智能评分辅助质检技术,对评卷质量再把一道关。
纵深
一道题有十几种答案,高考分数是怎么打出来的?
细致把握每种解法得分点 作文多人背靠背打分
当前,2022全国高考阅卷工作正在进行中,连日来,多地通过“评卷开放日”、媒体探访等形式,向外界披露颇具“神秘”感的高考阅卷工作。那么,高考评卷如何保证公平公正?数学题、作文题是怎么打分的?
主观题如何判?
一道题或经过四层把关评判 数学可给出十余种解答方案
如何保证阅卷评分,特别是主观题的公平公正,多地高考阅卷都提到了“双随机”和“四评制”。
“双随机”即评卷全环节利用技术手段实行密号流转,对试卷扫描图像按题组切割全部打乱,系统自动随机生成,系统自动随机分发给评卷人员,确保公平公正。
在贵州师范大学高考评卷基地,评卷老师通过电脑评阅各科试卷,电脑屏幕上只显示答题部分,看不到考生的任何信息,同时,每位评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监控范围内,清楚显示在监控大屏上。
在江苏阅卷现场,各评卷小组对切割后的题块分别进行评卷,每个题块随机分发给两名以上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阅。
若两人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阈值范围之内,则取两人所评分数的平均值;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提交给第三位评卷教师进行三评;仍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则提交给专家组进行评判。如出现个别阅卷老师三评率高于同组人员的一倍时,学科专家组将停止其阅卷资格。
数学、理化等题目解题思路多元,为了保障准确评判,各地也有严格要求。
在天津,评卷点的数学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介绍,数学“大题”最多的会有12种解法,评卷教师细致把握每种解法中的各个得分点,以保证公平给到每一分,体现出学生的准确成绩,维护考生切身利益。
高考作文怎么判?
杜绝“保险分”,严查“高分低打”“低分高打”
每年高考,作文题都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高考作文怎么评判,各地也都有严格的标准。
天津南开大学评卷点的语文学科评卷专家组负责人介绍,“大家很关心的作文评阅,每份作文试卷是由多位老师进行‘背靠背’评卷的。如果评卷老师之间的分差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那么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将试卷提交给专家组进行评定。”
江苏评卷点的高考语文学科评卷组组长介绍,专家组精心制定了评分细则,要求考生能读懂材料、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评分细则有厚厚两大本,每个题目能得几分都有例证,让老师一目了然,作文评分总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此外,评卷组精心做好质量监控工作,专家组不间断、无死角反复核查,并组织核查组对作文评卷进行抽查。“我们还有一支‘别动队’,从各个组遴选精兵强将组成复查组,严查‘打保险分’‘高分低打’‘低分高打’等现象,充分体现考生真实水平。”
综合:南方日报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