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用三年打造“2+4”产业版图

入选首批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城市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郅骅 06-22 01:11

  今年2月,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文件,广州市成为第一批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城市之一。广州于近日印发了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广州将打造“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2+4”产业版图,即2个领建园区和4个关联园区,创建期限为2022年至2024年。

  体量 “2+4”产业版图涵盖6个区

  实施方案指出,广州将规划建设“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2+4”产业版图,即2个领建园区、4个关联园区,统筹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各园区、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共进机制,以培育和发展“新城建”产业为核心,推动产业集聚为目的,形成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广州市“新城建”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来看,领建园区之一为“广州设计之都二期”,位于白云区,该园区面积约0.18平方公里,属于新建园区。园区将聚焦CIM平台园区扩展、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加快推动“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开展“新城建”应用示范。

  领建园区之二为黄埔区内的中新知识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京广协同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整体园区面积约4.52平方公里,依托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智能建造工作,积极推动“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产业在园区集聚。

  4个关联园区分别位于海珠区、花都区、番禺区和南沙区。其中,海珠区以广州市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为依托,面向“新城建”领域提供体系化的人工智能服务,在市“新城建”综合示范试点基础上,打造人工智能与“新城建”融合发展产业园,园区面积10.47平方公里。

  花都区以“未来建筑绿色智造产业园”为关联园区,园区面积约0.59平方公里,打造建筑规划设计、绿色建造、绿色新型建材、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等的研发应用基地。

  番禺区以“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为关联园区,面积约0.22平方公里,在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基础上,依托基地二期和中关村青创汇,培育以智慧社区为重点的“新城建”产业。

  南沙区以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为关联园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依托明珠湾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园区培育“新城建”平台经济和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产业。

  焦点 明确发展目标和六大主要任务

  根据实施方案,“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创建期限为2022年至2024年。要求建设不少于3个智慧园区、不少于2个车城网试点、不少于20个智慧社区、不少于2个区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产业补链、强链和延链,培育新型智能市政基础设施建造企业1-2家、CIM运营企业1-2家、CIM+智能网联设施企业1-2家,形成产业集聚,初步构建“新城建”产业体系。

  为此,实施方案提出六大主要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协同和错位互补,创建“2+4”“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二是立足培育产业链,开展“新城建”产业发展研究;三是发展新型创新主体,打造“新城建”创新生态体系;四是依托试点示范和基地创建工作,完善广州“新城建”标准体系;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新城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六是开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测算“新城建”对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实施方案还提出,要加强统筹协调,重点研究解决“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重大事项,积极开放应用场景,加快产业生态培育,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运营的营商环境,系统性优化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穗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