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展览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佩文 06-26 00:00

  广州

  釉上生花——高剑父、刘群兴与广彩

  时间:6月19日—6月28日 地点:广州高剑父纪念馆

  推荐理由:高剑父在民国初期改良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陶瓷的艺术水平,对岭南陶瓷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促进了“广彩”的发展。后来高剑父以现代美术家的身份身体力行推动陶瓷工业发展,积极探讨美术于商工业的关系。高剑父常从绘画中汲取灵感,作品具典型的“隔山画风”,立意新颖,为传统“广彩”注入新风。高剑父先生的首徒刘群兴,为著名广彩工艺大师,曾在高剑父的指导下,用了4年时间,广泛搜集和整理了自清朝康熙以后的广州织金彩瓷图案108种,织金人物、绿白菜、绿枝梅和绿云龙画稿9种,编成《广州彩瓷产品目录》一册。回望硝烟弥漫的年代,广彩只是一个载体,承载的是高剑父、刘群兴等为代表的艺术革命先驱的家国精神,是他们物质救国、艺术救国之路的践行。这一精神,在当代语境下,依然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鲁迅·徐志摩——呐喊与歌唱的人生

  时间:5月13日—6月28日 地点:广州东方博物馆

  推荐理由:鲁迅和徐志摩,20世纪初中国文坛的两位大师,他们的作品曾经通过语文课本走进我们大部分人的视野,他们一个为改造国民性而呐喊发声,一个为爱·自由·美尽情歌唱。展览以章回体形式呈现,分为四部分:“故园一江南和北,求学不问西与东”“露锋芒狂人望月,起恩怨动如参商”“肩闸门同行有期,觅佳侣良人何处”以及“长歌九天流诗意,呐喊终铸民族魂”。展览展出大量图片和实物展品,其中不乏鲁迅第一本小说集《呐喊》《彷徨》,徐志摩出版的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云游》,还有1936年由陆小曼整理出版的徐志摩诗集《爱眉小札》。通过一件件藏品的讲述,“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呐喊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歌唱在此交汇,熠熠生辉。

  珠海

  荟萃交融:龟兹石窟壁画里的古丝绸之路民俗风尚艺术展

  时间:6月15日—9月15日 地点:珠海博物馆

  推荐理由:龟兹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北倚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融合区域,遗存众多,尤以石窟寺等佛教文化遗产为最。龟兹石窟是公元3至公元14世纪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结晶,始兴于汉,繁盛于唐,曾对中国石窟艺术和葱岭以西中亚地区佛教艺术产生过重要影响,创造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发展的历史经典。龟兹石窟壁画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古龟兹地区独特的社会风尚,如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专注)、般若(智慧)等价值理念,再如:建筑、绘画、服饰等艺术和体育、商贸等活动,以及狩猎、耕种、制陶等劳作场面和救灾场景等。这既是研究西域古代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更是新疆历史文化记忆的“金色名片”。本次共展出69件展品,其中壁画类展品39件、民俗类展品20件、龟兹服饰照片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