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香港著名填词人VS内地新生代歌手:

演绎不同时代下的家国情怀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刘红豆 07-02 03:03

  在《岁月如歌·港乐ROCK U》音乐活动中,廖颖轩再度演绎起刘卓辉的经典作品。

  香港著名填词人刘卓辉(右)与内地新生代歌手廖颖轩(左)。

  “天气不似如期,但要走,总要飞,道别不可再等你,不管有没有机……”翻开香港流行音乐的纪念册,作词人刘卓辉是一个抹不开的名字。由他所创作的《大地》《友情岁月》等经典粤语歌,在几代人青春留下难以磨灭的烙印。近日,香港著名作词人刘卓辉与内地新生代歌手廖颖轩接受了南都专访,讲述了他们彼此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粤语歌情怀。

  “刘卓辉的御用乐队”

  “为什么总叫我Beyond御用填词人,为什么不说他们是我的御用乐队呢?”刘卓辉的出场介绍里总有“Beyond御用填词人”这个身份,最初有些不服气,但当三十多年过去,自己依然能因为Beyond而被一些人记住,他也就理解、接受了这个定义。

  与Beyond的合作对于刘卓辉来说更像是一种“因缘际会”。在刚开始合作的时候,刘卓辉刚刚入行,Beyond也才出道不久,那时的他们“既没有沟通,又都不够胆”,几乎是“零交流”。“你写一首,我就填一首,接着就流行了”。

  香港流行乐坛在1985年,涌现了许多如Beyond、太极等优秀的乐队,留下了许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粤语流行曲。Beyond的音乐几乎尝试了各种题材,从反种族主义到同情弱势群体,从历史遗留到城市顽疾,他们对于音乐风格和歌词内容大胆的选择和尝试,让刘卓辉不同题材的创作也有了充分的发挥空间。然而,为Beyond创作的歌词只是他作品中的“冰山一角”,如今从事作词工作三十余年的刘卓辉,已经创作了题材多样的数百首作品。

  对于创作粤语歌来说,要“先有曲,再有词”。因为粤语歌字与音的吻合度是很高的,好的粤语歌演唱起来就如同用平实恳切的口吻去讲述。在刘卓辉看来,除了词曲的“完美咬合”,歌词简单,但言之有物,这是最高的境界。他常常从小的切口入手映射出人生的起承转合:《农民》透过描写农耕生活,表达“永远向前,人定胜天”的人生哲理和信念,而《难忘时刻》则是以独特的时刻节点为命题,反映出那个时代香港人热情与奋斗的精神,记载着当时当刻香港的成长与情绪。

  以“手足情深”为创作理念

  刘卓辉拥有一个被大众所熟知的外号——“大地辉”,这个名字正是得益于他的作品《大地》。对于《大地》的歌曲内涵,刘卓辉介绍道:“这首歌表面是写大地般浑厚的父爱,其实隐含的深意是游子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与怀念。”在创作这首歌曲时,恰逢台湾当局批准原国民党老兵返回大陆探亲,而刘卓辉的叔公就是一名老兵。在此背景之下,刘卓辉听着demo,很快就创作出这样一首关于海峡两岸、家国情怀的歌词。

  “对全世界的流行音乐来说,情歌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尤其是中文歌的比例更加高一点,但我刚开始写歌的时候,很喜欢写社会、写家国。”刘卓辉的老家在广东潮州,曾经的他对于祖国来说,也如同一个“游子”,对于游子与家国情怀的这一份情感,刘卓辉有着深刻的体会与思考。回忆起一九八零年第一次进入内地,刘卓辉和父母亲戚一起回老家潮州。在那时的刘卓辉看来,内地和香港的差别很大,深圳还是一片水田滩涂上的小渔村。随着岁月的推移,每年再回乡,他都深感这片土地变了大模样。

  “以前想不到,今天的这里飞机这么频繁密集,高铁这么方便。”刘卓辉感慨道,尤其是如今再来到深圳,摩天楼群取代了遍地蛙鸣,水田滩涂上长出繁华风景,祖国近二十年的腾飞发展历历在目。

  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这一年,刘卓辉歌词创作的“家国情怀”有了全新的演绎。以“手足情深”为创作理念,刘卓辉于近日发布了新歌《深爱》,并邀请香港艺人林晓峰进行演唱。歌词讲述了深港“双城”血脉相依的情感,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用音乐诉说内地与香港源远流长的不灭缘分。

  粤语歌延伸至内地创作

  刘卓辉等一代音乐人所留下的粤语歌通过香港回归发出了新枝,更以全新的“大湾区”身份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如今,内地一批新生代音乐人将粤语歌从曾经的“香港名片”延伸至内地创作环境中,用年轻人全新理解和创作体现了对粤语歌的回望与致敬。

  内地新生代音乐人廖颖轩正是被香港流行音乐影响的创作者之一。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廖颖轩回忆起少年时代,总是感慨“受到香港文化的滋养很多”。当年小伙伴形容一个人很时髦都会说这个人很“港”,香港流行音乐内容的多元与手法的细腻给他现在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

  长大后,廖颖轩决定“做音乐”。2021年年底大火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中用童声粤语演唱的插曲《纸飞机》给观众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谈及《纸飞机》的创作,廖颖轩分享道,“《纸飞机》是一首描绘梦想的童谣,这首歌灵感正是来源于香港经典动画人物麦兜与经典电影《春田花花同学会》,是通过借鉴电影里儿歌的感觉所创作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内地创作人采用粤语创作歌词。廖颖轩认为,粤语歌本身有它自己的特色,有它的不可或缺性。“我认为其实我们甚至不需要特意执着地为粤语歌做一些什么,它一定就会流传下去。”

  统筹:柯晓明

  采写:南都记者 刘红豆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