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盗版图书找到新出口,监管需要跟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07-09 01:45

  短评

  机械工业出版社近日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上有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解读、评论的文章和视频,这种用虚假信息吸引流量、售卖盗版图书的行为给陈春花教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造成精神上的困扰、名誉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对此类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看了这一声明之后,许多人才明白,原来华为和陈春花教授都是最近一起热点事件的受害者。

  扯上几位名人,编几段故事,然后开始大张旗鼓地推销书籍,这已经是当下一些短视频平台中许多卖书账号的惯用营销手段。

  比如一个名为“女人智慧录”的账号,最近发布了一个视频,标题十分醒目,“身家千亿的曹德旺,为什么一心想出家当和尚”。如果以为账号作者是准备研究佛学,或者探讨著名企业家曹德旺的成长之路,那就大错特错了。视频中给出的购物链接是《弘一法师的人生智慧》这本书,这才是重点。

  假若只是以噱头引流量,倒也无伤大雅。问题是这些平台推销的书有盗版的嫌疑。

  一本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原价46元的林徽因经典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消费者从某账号给出的链接下单不到十元,而在当当、京东等平台中,同样一本书的价格最少也需要20元。差价为什么这么大?读者在购买后道出了秘密,“应该是盗版,第一篇就有错别字!”

  图书盗版,一门古老的行业。在街头地摊买一本错字连篇的盗版书,随便翻翻消遣,这是过去许多人的经验。现在,盗版图书产业也开始了升级?

  或许正是受了这些现象的刺激,近日当当网通过官方微博向一些短视频平台喊话,直指短视频平台追逐流量的导向,成了盗版书商的“魔指”。

  当当网的喊话尽管也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反唇相讥,因为在当当网上入驻的一些网店同样也洗刷不了大卖盗版图书的嫌疑,但是必须承认,当下盗版书商的确瞄准了短视频、直播平台促消费的风口,导致短视频、直播平台俨然成了盗版书的新型“温床”。

  在地摊上卖盗版书违法,在网络平台上卖盗版书又是什么性质?当然同样属于违法。互联网平台上售书需要资质,同样不允许出售盗版书。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售书资质可“付费代办”,已形成完整产业链。至于处罚,大牌出版社在发现盗版后都感叹维权成本太高,又能有多少个体消费者愿意不惜成本去打假呢?

  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危害众所周知,消费者的法治观念也在进步,在这种情况下,盗版书商们为什么还能找到一个新的出口?

  短视频、直播平台到底是不是当下盗版图书最泛滥的地方,类似问题没有多少讨论的价值,盗版图书在网络平台上大行其道,原本是一个事实。盗版图书产业中的这些新现象值得重视,毕竟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与时俱进。

  以追究侵权责任而论,平台无论在技术还是人力物力方面都强于被侵权的自然人,所以实际上法律已把相应的预防和制止侵权行为的义务交给了平台,那么平台应该做些什么显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