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药品集采已节约400亿 今年带量采购将超600种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涉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60个品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文 钟哲 07-13 00:10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为4岁患儿注射靶向治疗药物。 新华社发

  在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和指导下,全国各省份组成采购联盟开展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于7月12日在江苏南京产生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后将发布正式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

  第七批集采涉31个治疗类别

  本次集采药品涉及31个治疗类别,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抗感染、消化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肺癌、肝癌、肾癌、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群众受益面广、获得感强。以肝癌一线靶向药仑伐替尼胶囊为例,每粒从平均108元下降到平均18元,一个治疗周期可节约费用8100元。在降血压领域首次纳入缓控释剂型,硝苯地平控释片降价58%、美托洛尔缓释片降价53%,高血压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每片从平均4.5元降至1元。此外,美国辉瑞公司的替加环素、日本安斯泰来公司的米卡芬净、西班牙艾美罗公司的依巴斯汀、意大利博莱科信谊公司的典帕醇等4个原研药中选,平均降价67%。

  广东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63%

  国家医保局2018年组建以来,已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共覆盖294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35%,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及中选企业做好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全国患者于2022年11月用上本次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近年来,广东牵头组织10批次省际药品和耗材联盟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幅63%,最高降幅达96%;截至2021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超400亿元。2022年,广东药品带量采购累计将超过600种,已超额完成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的采购任务。

  据了解,下一步,广东还将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和种植牙等9类耗材纳入集采范围,目标在今年内实现化学药、血液制品、基础输液、生物药和中成药,以及常用的高值耗材和低值易耗品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

  01

  药品集采是什么?

  公立医院“团购”药品,为百姓“灵魂砍价”

  一直以来,部分药品价格虚高是老百姓“头疼”的问题。为降低群众药费负担,提高用药安全,2018年,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组织“4+7”药品集采工作,以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7个副省级城市,共11个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简单来说,药品集采就是一批公立医院组织“团购”,以成规模的药品需求量,向医药企业寻求较低的价格。能少一分是一分,为老百姓“灵魂砍价”的场面时有发生,让人为之动容。

  从患者的角度看,药品集采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支付压力,甚至给罕见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诺西那生纳注射液是国内首个用于脊髓性肌萎缩I型(SMA)的药物,但因其昂贵的价格备受社会关注。被纳入医保谈判后,药价从70万元降至3万余元,让更多患者可以承担,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数量大增。

  从医院的角度看,药品集采还能助推医院的良性发展。“国家组织带量采购改善了医院收入支出结构,让医院有了改革空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蔡道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往药品耗材价格虚高时,手术前需花很多时间在与患者沟通耗材的使用上,在药品集采改革后,病人对于支出接受程度大幅提升,这方面沟通时间减少,患者手术量明显增加。

  02

  今年药品集采方向是什么?

  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

  2022年药品集采的总体方向是什么?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答案: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国家医保局表示,在去年部分省份已经组织联盟采购的基础上,2022年中成药要有序扩大范围,进一步挤压“带金销售”的生存空间。

  03

  今年耗材集采聚焦哪些领域?

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

  2022年耗材集采将聚焦哪些领域?“今年准备对骨科脊柱类耗材进行集采,目前正在摸底研究。”陈金甫介绍,2022年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

  2021年11月,浙江省宁波市医保局开展口腔种植牙项目专题调研,走访一线口腔医疗机构,征求关于限价种植牙项目的意见建议。同一时间,四川省发布“八省二区”《关于开展部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申报产品范围涉及部分组成口腔种植体系统的医用耗材。

  04

  药品集采降价会降质吗?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集采中选品种没有发现质量异常

  低价集采的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疗效与安全性到底如何?

  据介绍,国家药监局将集采中选产品的质量监管作为药品监管的重中之重,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注册申请建立了绿色通道。截至2021年底,共有693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

  在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质量监管方面,国家药监局逐步实现集采中选药品上市后全过程可追溯,将集采中选的冠脉支架、人工关节等产品列为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治理重点。

  “截至目前,根据产品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国家集采中选品种没有发现质量异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司负责人李茂忠说。

  05

  如何让“价廉”产品带来质优医疗质量?

  建议设定相关程序,鼓励医生优先开具国家组织集采中标药品

  如何打通“价廉质优”的中选产品进入医疗机构的“最后一公里”?

  在医疗机构用药目录上,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各地优先选择国家组织集采中选药品,同时通过处方审核、抽查、用药监测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使用。

  专家建议,也可以在医生处方信息系统中,设定相关程序,鼓励医生优先开具国家组织集采中标药品。国家卫生健康委药政司负责人王雪涛表示,国家卫健委将进一步规范包括耗材在内的器械临床使用,规范集采耗材操作,确保医疗质量。

  06

  集采对药企带来什么效应?

  中标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部分企业研发费用逐步上升

  2022年,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地方根据临床需要,围绕大品种和常见病,查漏补缺推进集采,力争每个省份开展的省级集采品种能够达到100个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能覆盖到5个品种。

  三年来,国家组织集采对临床用量大、价格虚高的药品与耗材开展精准“靶向治疗”,解决患者用药难、用药贵问题的同时,也对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鲶鱼效应”。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集采后中标医药企业的销售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部分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逐步上升。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表示,带量采购制度正遵循市场规律,协同产业发展策略,培育创新药产业发展能力,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不追求最低价,也坚决反对跑步竞价。”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说。

  07

  药品“地板价”会影响创新吗?

  不仅要做仿制药、占领市场,更要做好创新和研发

  集采推进过程中,虽然获得一片叫好,但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有部分声音认为,集采让药物降至“地板价”,会影响药企创新和生产的积极性。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以往,医药企业会将很大一部分人力、物力投在“跑医院”上,医药代表从业人数在巅峰时期高达300万人。为了让医院用上自家的药物,一小部分医药代表送钱、送礼,无所不用其极。经过中间商的层层加价,高昂的药价最终落在了普通患者的头上。

  实施药品集采制度,实际上就是要挤掉药价中的水分,逐步实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国家医保局介绍,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以来,部分药企特别是头部企业的研发费用逐步上升,有些企业的研发费用从原来的6%、10%上升至20%。在药品集采的指挥棒下,医药行业头部企业不仅要做仿制药、占领市场,更要做好产品创新和核心技术研发。

  那些勇于调整销售模式、提升研发水平、增强议价能力的药企将存活下来,而那些不愿直面竞争、不能与时俱进、不守游戏规则的“分蛋糕者”,将会被逐渐淘汰。

  08

  省际采购品种是否纳入国采?

  视情况纳入国采,不会全部纳入

  据介绍,省级联盟是集采的主体,一些大品种或集采改革较难的领域,集采形式主要采取“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形式。未来,省际联盟的招采品种将会越来越多,并成为主流趋势。那么,省际联盟集采品种会被考虑纳入国家组织集采吗?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回答:省际联盟采购的品种,并不会全部纳入国家组织集采。

  在省际联盟探索后,如果出现品种总量不大、竞争格局不充分等情况,国家将会“出手”,让更多集采红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各地推进集采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陈金甫说,但在区域联盟、省级联盟中,也存在着已经开展的地区群众收益率较高,而相应品种的价格在没有参加联盟的地区降不下来的情况。对此,国家医保局也将逐步推动其他省份协同跟进已经开展集采的品种,让改革红利覆盖面能够迅速扩展到更多地区。

  全国各地集采大事记

  ●2021年初,江苏省第二轮组织药品集采,共有头孢唑肟注射液等12个药品落地实施,涉及55个品规,价格最大降幅达90%。

  ●2021年9月,安徽省开展“靶向集采”,相关产品价格平均降幅达47.02%,预计每年可为医疗机构节约采购资金1.73亿元。

  ●2021年10月,河南省牵头山西、江西、湖北等12个省(区、市)开展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采购,价格平均降幅88.65%。

  ●2021年12月,湖北牵头组成的19省份省际联盟开展中成药集采工作,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

  ●截至2021年底,已完成100个药品集采任务的省份达10个;完成50个药品任务的有24个省份,全国累计集采覆盖品种已经超过1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