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政府大院纳凉是道怎样的风景
街谈
近日,河南信阳一名网友上传的视频让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视频中,这名网友展示了自己的消暑乘凉新地方——信阳市委市政府大院。据了解,夏季来临,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信阳市为民着想,在十多天之前决定拆除市委市政府的围墙,将原先的机关大院改造成了一个开放场所。除了可供市民们游玩,原先单位的停车场也全部对市民们开放。
对于政府大院,很多人都有着一种“熟悉的神秘感”。一方面,在一座城市,很少有人不知道政府在哪里办公,这是一个相对透明的存在;另一方面,很少有人进去过政府大院,即便与人一再谈起,也最多就是位置在哪里,周边有什么建筑,显得有些神秘。不少政府大院,都修建着围墙,通常进入还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这倒不是说故作神秘,更多还是出于安全,乃至保障办公不受打扰的考虑。
就目前来看,这样的考虑,可能存在一些“多虑”成分。这些年来,很多地方的政府大院都拆掉了围墙。媒体曾经报道,就在河南,早在2015年,兰考县政府便带头拆了当地党政部门的围墙,群众可随时前来反映问题、表达意见建议;而在湖南,长沙市115家市级、县区以及街道的机关单位的围墙和围栏,按照全市“拆墙透绿”的统一部署,先后消失了踪影。还有不少地方,在节假日打开政府大门,免费对外地车辆开放。这其中,固然也出现过一些情况,听到过一些反映,但还未闻安全遇到威胁、工作受到打扰的情况。这次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也表示:“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可供群众休憩,停车、游玩,大家正常办公,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到政府大院纳凉是道怎样的风景?炎炎夏日,多了一处避暑的场所,这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更大意义,可能还不止于此。在信阳当地,有市民表示:“这一做法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还有市民感慨,拆掉了围墙的政府部门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有这样亲近普通百姓的政府,感到十分亲切。这说明,这件事更具有强烈象征意义,它体现的是打造阳光透明开放的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初衷,得到的是老百姓的认可和幸福感,最终也会转化为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让人民满意,这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现实中,其实存在不少沉睡的公共资源,有的“养在深闺人未识”,有的出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统筹用好这些资源,相对成本并不高,更多是要转变理念。当然,很多时候难的正是理念,可贵的更是理念,这也是但凡一个地方开放政府大院,都会得到“掌声一片”的原因。从此意义上说,打开政府大门也只是一个开始,人们更希望看到各地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真真切切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想和你一起在政府大院吹吹风,随意说说心里的梦。想到这样的场景,真的让人心都醉了。视频中显示,傍晚的时候,政府大楼中仍然有不少办公室还亮着灯,有公务人员进出办公;而在楼下,不少人在散步、锻炼、聊天,有人还举起手机拍照。如果有公务人员停下忙碌的脚步,就近与市民聊聊天,掌握近在身边的民意,想必也不以为奇。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