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留抵退税效果,打击骗税不能手软
大规模留抵退税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任务圆满完成后,效果持续显现。在此背景下,各地税务部门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团伙式、跨区域、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等违法行为,护航政策落准落好。截至8月15日,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已查实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6608户,挽回留抵退税及其他税款损失108.2亿元。
留抵退税是指“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优惠”,意指对现在还不能抵扣、将来才能抵扣的进项增值税予以提前全额退还。留抵退税本来是为了给企业减轻负担的法定退税优惠,然而却有不法分子以非法手段骗取退税,这不仅侵吞了税款,也间接损害了其他纳税人的权益。税务部门对此违法行为作出旋风式打击,在挽回税款损失的同时,也是在维护税收公平。
为此,税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以多项措施展示了打击骗取退税的决心与魄力。今年以来,六部门已先后召开五次推进会,制定两个专项通知,部署30余项具体举措,加大对团伙式、跨区域和虚开发票、虚增进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六部门还对骗取留抵退税涉案企业开展了近三年全税种检查,对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打早打小、打准打狠,坚决不让退税“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此外,税务总局还重点选取违法情节恶劣、主观故意明显、警示作用突出的典型案件,开展不间断案件曝光,持续释放“骗税必严打”“违法必严惩”强烈信号。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曝光700起典型案件,不断强化对不法分子的警示震慑,有的企业在税务稽查立案后主动缴回涉嫌骗取的留抵退税。
对于骗取留抵退税的不法行为,必须在不过分打扰守法企业的基础上进行精准打击。税务部门为此作出了不少努力与尝试。首先是依托大数据加强事前风险研判提醒、事中信息审核校验、事后风险扫描应对,打造分类精准智控、分级快速处置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开展差异化应对,对中低风险企业及时提醒自查整改,对高风险企业重点检查、精确打击。其次是采取宽严相济的举措,例如,对非主观故意违规取得留抵退税的企业,主要是约谈提醒,促其整改;而对恶意造假骗取留抵退税的企业,则是依法从严查办,并延伸检查其上下游企业。上述措施有助于更大程度地保证打击骗取退税不法行为的行动不至于扩大化而影响守法企业的权益落实。
除了不为打击骗退税而过分打扰守法企业之外,保障退税优惠落到实处,为企业解燃眉之急,也是重中之重。尤其在大量企业需要纾困减负,为宏观经济稳大盘的时刻。自4月1日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以来,截至8月15日,已有20131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已累计有21364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希望这2万多亿元的退税可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一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企业活过来,让更多处于经济下行压力之下的企业发展起来。
落实退税优惠,对于企业与经济社会均至关重要,打击骗取退税的不法行为,与确保退税效果到位同样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税收公平,并更好地保障纳税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