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河南汝州2条“怪鱼”为鳄雀鳝,专家推断系人为弃养或放生

鳄雀鳝一出鱼虾尽失 擅自放生应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宋凌燕 09-01 01:40

  8月25日,汝州市云禅湖抓捕“怪鱼”现场。 新华社发

  工作人员进行下水抓捕前准备。 公园管理方供图

  被捕获的鳄雀鳝。 公园管理方供图

  被捕获的鳄雀鳝。 公园管理方供图

  近日,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中央公园的“怪鱼”上了热搜。身长一米,尖尖的嘴巴,细碎的牙齿……这种长相奇怪的物种就是鳄雀鳝,一种大型凶猛的掠食性鱼类。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原产地为北美,由于北美当地气候与我国类似,鳄雀鳝具备低温属性,所以能在我国自然水体很好存活和越冬。而且相比原产地,鳄雀鳝在我国由于没有天敌,因此它的存在往往会导致周围水域本土物种绝迹。

  为了抓捕这条怪鱼,汝州市为此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7月26日开始,中央公园派出救援队的工作人员抽干湖水抓捕怪鱼。近几日,更是吸引了3000多万网友在直播间围观。公园管理方8月27日透露,一雌一雄两条鳄雀鳝被捕获并无害化处理。

  A

  所到之处“寸鱼不活”的剧毒杀手?

  专家推测鳄雀鳝系被人为放生

  这条怪鱼是什么?河南平顶山汝州市相关部门表示,已确定“湖中怪鱼”为鳄雀鳝。而在国内水域发现鳄雀鳝并非孤例。在8月,北京市百旺茉莉园一期也有业主自小区水系捞起鳄雀鳝。据南都此前报道,两个月前中山大学也有一“怪鱼”现身,经专家鉴定,该怪鱼就是鳄雀鳝。

  资料显示,鳄雀鳝和“食人鲳”同是“水中杀手”,也是“世界十大最凶猛淡水鱼”之一。作为北美7种雀鳝鱼中最大的一种,鳄雀鳝能长到3米。而且鳄雀鳝属史前鱼类,在地球上已生存1亿多年。它的全身长硬鳞质的超硬珐琅质鱼鳞,鱼鳞的硬度与人的牙齿相当。现在主要分布于北美东侧、中美和古巴。

  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卓诚表示,鳄雀鳝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非常古老而又凶猛的掠食性鱼类,除了尖长的体形及特别细长的嘴巴外,它的嘴巴上下颌都布满了细牙,所以它以捕食各种小鱼及小动物为生。

  有网友称鳄雀鳝是比鲨鱼还可怕的生物、所到之处“寸鱼不活”的剧毒杀手。周卓诚认为这一说法有一定的误区,之所以说鳄雀鳝所到之处“寸鱼不活”,是因为如果把鳄雀鳝投放到封闭水体,周围的小鱼几乎都会被它吃掉。周卓诚举例称,之前有人看别人的鱼生长得好,就蓄意报复将鳄雀鳝放入别人鱼塘或水库,最后导致养殖的鱼都被吃完。他表示,剧毒杀手这一说法也欠妥,鳄雀鳝的毒性主要是在它的卵巢中,而它的肉是无毒的。不过鳄雀鳝即使在北美原产地也并非食用物种,它的肉质也不好。即使要吃也要避开所有内脏,肉也不能随便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此前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鳄雀鳝的卵有剧毒,肉质也不太好。如果毒素处理不干净,仍然有中毒的风险,因此建议市民不要去尝试食用它。”

  而且由于鳄雀鳝的牙齿很尖利,此前,也曾发生过鳄雀鳝伤人事件。据媒体报道,8月17日,一小男孩在小区景观池边玩水时,手指被一条鳄雀鳝咬伤。

  周卓诚表示:“投喂食物时,如果鳄雀鳝以为手指是食物的一部分,可能会误伤人。虽然它发现东西不对后会松口,但只要被咬到,也是上下足足4排血印。”

  鳄雀鳝作为一种高危外来生物,对生态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周卓诚强调,雀鳝这类外来入侵物种进入国内本土水域后,会大量地捕食本土物种,导致水中其他鱼类种群数量大量下降,这会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比较负面的影响。“最后池塘里可能就没有其他小鱼小虾,而是变成了一池水、一些微生物以及一条‘巨无霸’,虽然最后它可能也会饿死其中,但是整个系统早已崩溃。”

  B

  一雄一雌鳄雀鳝已被抓获

  湖水恢复蓄水后开放公园

  近日,河南平顶山汝州市中央公园为抓捕这条“怪鱼”也是费尽了心思,据公园管理运维负责人表示,在发现这条鱼后就马上行动了,通过声呐定位系统寻找这条鱼,并运用围网进行抓捕,但鱼一直没有出现,于是排干湖水来进行抓捕。针对网络上对这一行为的质疑,公园管理方表示,此举不是作秀,抽干湖水也在预案之中。一个月来排干湖水搜寻,最终通过无人机等设备勘测,确认鳄雀鳝藏身涵洞内。

  当地蓝天救援队在8月25日、26日分别两次进洞寻找,救援队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这个涵洞直径3米,全长100多米。多支参与的救援队向南都记者确认,洞内地形也比较复杂,呈梯形,“有坡度”。

  专业救援队的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湖水抽干后,洞内仍有大量积水和淤泥,“里面的气味非常刺鼻”。直到8月26日,当地仍在下雨,结果一边抽水,另一边仍有水倒灌进洞内,给作业带来不小难度。

  据介绍,救援队员需穿戴氧气设备,带着探照灯,划着皮划艇进洞寻找“怪鱼”踪迹,由于洞内积水仍有一定深度,“水很浑浊,能见度很差”,后来采用了水下机器人等设备寻找鳄雀鳝的踪迹。

  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8月27日凌晨2时前后,工作人员在涵洞内发现两条鳄雀鳝的身影。

  “排完水后,专业救援队员背着氧气瓶进去,但第一次进去没带网兜,后来再携带大网兜进去,两点到三点钟抓到的。”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条鳄雀鳝长一米多长,另一条长约60厘米,均已做了无害化处理。公园管理方表示:“后续工作还有很多,还要进行消毒、蓄水,恢复现场后会对外开放。”

  C

  擅自放生外来物种应承担法律责任

  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周卓诚对当地落实清除外来有害生物这一举动表示了支持和认可,但他也指出当地的捕捞方式可能有些欠妥,抽干全池水可能并非最优解。顾党恩也表示,抓捕是为了保护生态,抽干湖水可能对湖泊生态有影响。

  周卓诚表示,其实可以请专业人员利用仿生饵钓鱼或拟饵钓鱼来抓捕它;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涵洞两端、湖面中间的连通处以及可能出没的地方分别下网。此外,周卓诚认为,此时不是满足鳄雀鳝个体繁殖的时间,有鱼苗的可能性比较小。

  今年8月1日起,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外来物种防控的管理办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因品种培育等特殊需要从境外引进农作物和林草种子苗木、水产苗种等外来物种的,应当依据审批权限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和海关办理进口审批与检疫审批。属于首次引进的,引进单位应当就引进物种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风险分析,并向审批部门提交风险评估报告。审批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开展审查评估。经评估有入侵风险的,不予许可入境。

  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生态环境公益法律中心主任李恩泽律师表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施行后,外来物种的引进或利用,应该向主管部门申报,需要获得审批且利用应该与审批内容一致。一般因观赏引进应该不属于品种培育等特殊需要。销售外来物种关键看销售方的来源是否合法。

  但李恩泽也表示,当前该规定的确也不够细化。一是对养殖和销售外来物种等未具体规定;此外,对2022年8月1日《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生效前在国内存在的外来物种未规定如何进行管理和处置。

  此外,如果发现外来物种,也应该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农田生态系统、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地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监督管理。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海洋)主管部门负责近岸海域、海岛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监督管理。

  而对于市民而言,擅自放生外来物种也应承担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八十一条明确规定,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何安置鳄雀鳝?据悉,如果数量较少,可以将鳄雀鳝放到水族馆或相关机构作为宣传使用,一般是作为入侵物种的反面教材,提醒人们不要擅自放生。如果数量较大,一般就将其杀掉后制作成标本或用作科研或者直接捞出后进行填埋掩埋等无害化处理。周卓诚表示:“如果真的不想继续养鳄雀鳝等外来物种,那就狠狠心丢到垃圾场,千万不要放归自然,否则就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知多D

  ◎巨型食肉鱼,体长能达3米

  鳄雀鳝属史前鱼类,在地球上已生存一亿多年。它是现存七种北美雀鳝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因长着和鳄鱼一样的短吻和两排匕首般锋利的牙齿而得名,是一种淡水巨型食肉鱼,成鱼体长一般能长到3米。

  ◎“怪鱼”一出现 鱼虾都不见

  鳄雀鳝是肉食性的鱼类,而且生性非常凶猛,会捕食我国的本土物种。“怪鱼”一出现,鱼虾都不见。

  ◎还会攻击人类,内脏鱼卵有剧毒

  这种外来物种缺乏天敌,水域内的鱼类都会被吃掉。如果出现食物短缺的情况,鳄雀鳝甚至会攻击人类,造成人员伤害。鳄雀鳝的内脏和鱼卵都有剧毒。

  采写:南都记者 宋凌燕 实习生 王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