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专任教师总数达1844.4万人,教师队伍量质齐升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2位教师上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清君 新华社 09-10 01:50

  9月6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了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成为支撑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

  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介绍,十年来,全国教师队伍实现了量质齐升。我国专任教师总量从2012年的1462.9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1844.4万人,增幅达26%。各级各类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从十年前的32.6%增加到去年的70.3%,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超过50%,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从22.9万人增加到42.4万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从6.9万人增加到13.2万人。这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了支撑世界上最大规模教育体系的“大国良师”。

  十年来,中国特色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建强。以215所师范院校为主体、51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实现由“中师、专科、本科”三级教师教育向“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级教师教育跃升。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效显著,实施部属师大师范生公费教育,十年招生8.5万人,90%毕业生到中西部任教。

  建立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

  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持续浓厚

  十年来,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升。建立了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各地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发放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安排了250.1亿元,惠及中西部22个省份725个区县7.6万所乡村学校130余万名教师。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十年来,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持续浓厚。建立了以人民教育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和以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选树宣传体系。选树宣传“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时代楷模”李保国、黄大年、陈立群等一大批教师重大典型。表彰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4300余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35名、最美教师120名,引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

  任友群表示,未来将推进职称改革,深化教师评价改革,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完善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机制。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即将开展全国中小学教师减负自查整改,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速写

  ①深耕思政课堂

  思政课教师,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从教40余年,他写的《哲学通论》再版10余次,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

  来自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的年轻教师郭晓芳,把思政课“玩”出新花样。作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将新时代“云端”思政课进行多维度创新,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

  ②勇攀科研高峰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只因年过九旬的他,从不坐着给学生上课。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现在,杨士莪仍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名单中的另一位院士康绍忠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致力于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的教学科研工作。创建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如今,康绍忠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年节水量可达10多亿立方米。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同样将教学科研一线视作自己的“主战场”。她领导下的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

  ③矢志扎根基层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40多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他创办的行知小学,也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留守家乡贫穷落后的地区30多年,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他数次拒绝发达地区的高薪聘请,更克服肿瘤病痛,用奋斗赢得老百姓赞誉。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30年辗转4个乡村学校,主持完成的三项课题,为牧区学校学生习惯培养、心理健康辅导、理想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④倾注大爱深情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深谙这个道理。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霞姐”的她,用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职校学生学习成长。

  另一位来自职业学校武汉市旅游学校的老师马丹同样用无私的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在雪域高原上践行“爱的教育”。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拥有35年的特教生涯。特殊儿童的悲喜她感同身受,特殊儿童的生命她用专业守护。

  今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80后”孙怡最年轻,教龄却也超过20年。2000年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身学前教育。

  大声公

  2022“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康绍忠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李粉霞

  吉林大学教授 孙正聿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 杨士莪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 周美琴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 杨瑞清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 杨明生

  湖北省武汉市旅游学校教师 马丹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教师 郭晓芳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张先庚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 安文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副园长、教师 孙怡

  采写:南都·奥一新闻记者 蒋清君

  综合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