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广州黄埔、广州开发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肩上担子更重,身上干劲更足”


10月16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区党员干部、各村(社区)、区属国企、两新组织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市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报告里关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内容,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关注重点。
以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党组书记、主任李耀尧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一名广州开发区的基层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释放的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今年6月,中央出台了《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使命任务。9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行动方案》。李耀尧认为,广州开发区作为广州市的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更要抢抓《南沙方案》战略机遇,提升在“黄金内湾”中的功能定位,激活知识城知识经济、科学城智能制造、黄埔港临港经济潜能,谋划创建广州海丝城,助力广州大开放战略实施。
广州开发区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元师也有感而发,“听完报告后,一方面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另一方面又觉得身上的干劲更足了。”杨元师将自己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名基层建设者”。他表示,要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实体经济立区,坚定实施“湾区+”战略,集聚更多的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打造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支持港澳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以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生动注脚。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让我们基层干部倍感振奋。”同样扎根基层的黄埔区九佛街党工委书记褚大军表示,九佛街将锚定广州“新兴产业第一街”、科技产业创新轴北极点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动“一心两廊·九星荟萃”规划建设,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九佛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践行“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还是那句‘撸起袖子加油干’。”黄埔区云埔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党委副书记,广州广电五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舟科技”)党支部书记、总裁谢高辉感慨。
五舟科技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广州科学城,是一家从事服务器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谢高辉看来,过去十年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五舟科技所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十年。“我们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近1亿,致力于将产业链做深做实,逐渐往产业的上游走,办成更多大事。”
现如今,“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已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无数中小企业的“座右铭”,2021年11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获批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2018年10月,总书记亲临我们公司视察时,我正在国外参与工业设备项目验收。今天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深受鼓舞。”广州明珞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工艺部连接技术高级工程师胡仲林说,近几年来,在世界整车厂的技术最前沿,中国技术、中国制造能级不断攀升。明珞装备一直牢记“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一殷殷嘱托,不断增强技术能力,按照新技术应用一代、研发下一代的节奏勇攀技术高峰。
广州市丰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副总经理胡松潮则表示,企业将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研发新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区域科技创新飞速发展。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董锐冰正是扎根黄埔的海归人才之一,他表示,自己过去十年一直在国外学习、工作,每次回国都能感受到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这也促使他决定回国发展。
听了总书记的报告,董锐冰更加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定力,努力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以实际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张成 黄蓉芳
- 下一篇:打造炼化基地,“端牢能源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