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科学家颜宁“归去来兮” 将回国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她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占有重要地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程昆 综合央视网 环球网 11-02 01:40

  11月1日上午,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未来将全职在深圳参与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创建工作。 南都记者 霍健斌 摄

  11月1日是第六个“深圳人才日”,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在会展中心同期举办,邀请多名来自各领域的顶尖人才讲述与人才之城——深圳的故事。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知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宣布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未来将全职在深圳参与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创建工作。

  潜心科研

  曾是“清华最年轻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0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此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师从施一公,获博士学位,后留在该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颜宁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组建实验室,成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6年间始终致力于攻克结构生物学中最富挑战的领域之一、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

  2017年受聘普林斯顿大学,颜宁成为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2019年,颜宁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两年后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颜宁主要致力于物质跨膜运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

  下一站深圳

  未来将全职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1日的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以“归去来兮”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她分享对人生三个阶段的感悟,第一个阶段是吸纳,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第二个阶段是证明,努力工作去获得认可;第三个阶段就是输出,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现在我有信心主动地进入到了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去打造一方平台,去支持更多优秀的学者,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健康威胁,挑战生物医学的难题,做出真正原创性的突破,回馈社会。”颜宁说,她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未来将全职在深圳协助创建一所集科研转化、学生培养、经费资助等若干功能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

  颜宁说,医学科学已经发展成为集生物、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于一体,高度交叉的复杂学科。深圳医学科学院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打通病床、实验室与制药公司之间的联系,在保障科研人员专注于科研的同时,帮助大家去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她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占有重要地位。

  深圳医学科学院

  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今年3月31日,深圳市政府公报印发了《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下称《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选址坪山区,按照全新机制的要求,主要建设“四平台一智库”,力争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

  根据《方案》,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以健康优先、关注前沿、共建共享、先行先试、依法办院为基本原则,将聚焦解决“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主动布局医学科技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主要建设整合型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开放型医学科技资源管理平台、引领型医学科技基础支撑平台、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育平台、智慧型医学科技战略研究智库。

  深圳医学科学院由市政府设立,登记为市政府举办的事业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决策机构;院长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法定代表人,面向全球招聘,由理事会聘任,实行任期制。

  根据《方案》中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中枢和桥梁的深圳医学科技协同创新共同体基本建成,部分重点领域研究取得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的防治技术获得阶段性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深圳医学科学院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研究院所基本定型。

  到2035年,以深圳医学科学院为核心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更加成熟定型,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针对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获得显著突破,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度安排、规则对接方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城市发展的范例。

  颜宁简历

  ●1996年 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2000年-2007年 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

  ●30岁不到 受聘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37岁 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未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之一

  ●2015年 获国际蛋白质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

  ●2016年 因为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

  ●2017年 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该校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2019年 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 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综合央视网、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