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认真地生活
随笔
李漫 广州
无意间看到窦文涛主持的一档节目,嘉宾是《舌尖上的中国》栏目总顾问李立老先生。
作为资深舌尖粉的老迷妹,每一集《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从声音到内容,我都为之陶醉,不敢说背过,也能信手拈来几句,没想到这李立老爷子还藏了更大的“美味”没有呈现出来——
当窦文涛问老先生:“您得用多大的功夫,才能琢磨出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李老先生认真地、一字一顿地回答:“用力、认真地生活,必须要用力、认真地生活!”
这句看似朴素直白的话语,竟然让我惊呆了。
老先生此语正如他那句“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朴素的烹饪方式”的名言,我以“舌粉”的方式评价这句冲击我灵魂的“用力、认真地生活”,就是——经世、致用的生活奥义,往往只需要浅显的表达方式。
还是说回到这次别开生面的对话。李立先生大意是说,之所以能从平凡的一日三餐中吃出一部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感、历史感,吃出生活的庄重感、仪式感,与他的认真体味生活,全情投入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每日里消费的所有产品,皆赖他人供给——这点与爱因斯坦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爱因斯坦对于别人的贡献始终怀着感恩的态度,以至于对自己从他人处获取的东西感到惴惴不安。
同时,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也正好准确地回应了李立老先生践行的“用力、认真地生活”的底层逻辑。一个人可能因为爱的感召而领悟,想要报答、感恩身边更多的人,或者进一步扩而大之,惠及乡邻、社区、自己的祖国乃至全人类,那么他的认识一定超越了狭隘的自我,真正长大成熟起来。这种感悟最终会全部落在自觉的行动上,落在每日琐碎的单调的生活中,尤其是每日平凡的工作中。
想想我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吧。
清洁工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交警在他的岗位上一丝不苟,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公交司机安全行驶十万、百万、千万公里,保证乘客平安到达;教师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医生医者仁心,妙手回春,救死扶伤;消防员在危难中不顾自身安危,保全他人财产和生命安全;体育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解放军战士用青春、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安全和尊严;科研工作者呕心沥血奋战在实验室,研制出国之重器……这一切,这些人,不正是对“用力、认真地生活”的最好注解吗?
用力、认真地生活,我的理解就是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认真琢磨,做出质量、做出深意;无论哪一天,都要活得有意思,活得有滋味。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不应该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而是要有“沉浸式”的热爱。
感恩前行,人间值得。你呢?今天你用力、认真地生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