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第十四届中国航展环境卫生服务保障工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赵雨琪 11-08 02:47

  11月8日上午,为期6天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珠海航展)在广东珠海国际航展中心正式开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将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10月26日,本届航展首批境外参展物资抵达珠海西域码头;10月29日,中国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抵达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一场国际盛会召开的背后,珠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票务、交通、市容市貌、公共设施……一系列高水平的城市服务初体验让每一位“客人”感到惊喜。

  聚焦航展展区内外环卫保洁工作  

  时间的列车来到11月的站台,冬至已过,但在珠海仍能感受到属于春的痕迹,百花齐放、国旗飘扬,珠海大道作为珠海的主干道之一,早已换上了航展的“涂装”。

  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优质保障,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珠海市城管局”)借鉴上届航展经验,强化短板补齐,聚焦展区内外环卫保洁工作。

  据了解,航展期间,展区内部每天安排洒水车降尘、清洗路面,确保营造干净整洁的观展环境。在环卫人员配备方面,航展展区已配备保洁人员、垃圾分类人员727人,其中保洁人员662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65人,划分31个网格。在公共(流动)厕所方面,展区内已配置厕位1004个(男厕位336个,女厕位668个),小便器514个,无障碍卫生间27个(男卫生间13个,女卫生间14个),移动厕所配置12座。

  本届航展期间将有8台新能源环卫保洁车辆专用于现场保障,其中,5台(18吨级)大型洒水车、5台(18吨级)洗扫车,全部车辆、技术保障人员已于11月1日前全部到位。在垃圾分类方面,本届航展配备18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实时显示分类成效)、若干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讲师和一批富有珠海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物料用于航展保障,全部设备、物料和人员也已于11月1日前全部到位。

  在保障航展展区内干净整洁的前提下,展区外围的环卫保洁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市城管局提早展开展区周边及停车场环卫保洁工作。据介绍,珠海金湾区已安排环卫保洁人不少于300人,260个垃圾桶。同时,航展展区外围将配置80个660L分类垃圾桶、180个240L分类垃圾桶,每个停车场入口安排20个垃圾桶,每个停车场内配置一组四分类垃圾桶,平均每个停车场放置15组二分类垃圾桶。虽处在展区外围,但保洁人员的配置依然充足,每个停车场将预留保洁人员40人,另外还安排应急人员共10人,机动处置展区外围的环卫工作。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环卫服务保障工作  

  自1996年举办首届以来,珠海航展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截至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参观的专业观众累计达1016000人次,普通观众累计达3600000人次。如此大的人流量之下,仅仅营造干净整洁、氛围感十足的城市氛围远远不够,如何保障珠海航展期间的环卫问题,珠海市城管局交出高分答卷。

  根据珠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第十四届珠海航展服务保障工作的部署要求,珠海市城管局第一时间成立航展环卫(垃圾分类)服务保障专班,全面对标北京冬奥会环卫服务保障标准,招采入围的航展环卫服务保障提供商务必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制定保障方案。

  本次航展,在垃圾分类方面采用了新技术——利用黑水虻进行厨余垃圾有机循环处理设备。据介绍,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与经常看到的苍蝇不同科(双翅目蝇科)。黑水虻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最佳生存环境下,黑水虻一生能生活35天。其中我们重点利用的是黑水虻幼虫的取食阶段,短短的8天左右,是最佳厨余处理效率及产出收益的黄金时期,它们的身体吃胖4000倍,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这里不仅有虫卵、幼虫、蛹、成虫的标本,也有其产出物虫粪和鲜虫。

  此次航展使用的黑水虻进行厨余垃圾有机循环处理设备,具有厨余垃圾生物式处理以及科普教育双项功能。是厨余垃圾小规模生物式处理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实现厨余垃圾在地资源化。设备的原料来自航展馆餐厅,每日可处理厨余垃圾100KG/天,餐厅的厨余垃圾会先经过这边的预处理粉碎、以便后面的黑水虻能更好的消化,黑水虻会吃掉这些厨余垃圾,并排泄出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虫粪,经过这个过程的生态试处理,最后,虫体可以作为高蛋白饲料、虫粪可以作为堆肥的原料,将餐厅的厨余垃圾100%循环利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航展的就餐区域、航展馆外围等区域将有“行走”的珠海垃圾分类公仔玩偶出没,在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区域,也将提供珠海垃圾分类特色的纪念品供游客免费取用。

  文/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