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不打烊” “生活不停摆”
“的哥”组爱心车队运物资 8000余人次奋战保供电一线


花都供电局工作人员在防疫临时隔离点进行投产送电前的调试工作。

“的哥”宋全民正在搬运物资。

地铁队员引导居民错峰取物。

居民在便民服务中心挑选商品。

海珠区税务局干部在天河区科韵路办税服务应急点开展工作。
平时穿梭街头巷尾的“的哥”变身疫情防控的“摆渡人”,成立爱心车队,运送医护、志愿者。供销社源头采购、冷链直供,从货源地到服务网点的货架最快只需半天。供电部门8000余人次奋战在保供电一线,442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为广州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税务部门迅速完善临时办税应急服务网络,保障纳税人缴费人的基本权益不受影响。
广州,群众的肉菜供应、交通出行、用电等均有条不紊进行。各行各业的坚守,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正是广州“城市不打烊”、“生活不停摆”的密码。
A 20名“的哥”组爱心车队 穿梭高风险区送医护运物资
11月7日19时,广州公交集团收到海珠区凤阳街的支援请求——急需一批司机进驻康鹭片区,支援交通运输保障工作。该集团出租车事业部组建筹备组迅速行动,建立一支由20名出租车司机组成的如约守护爱心车队康鹭突击队,深入凤阳街康鹭片区,运送医护人员、志愿者、生活物资,为居民提供就医出行等应急服务。
“我们来广州打拼的这些年,一直在海珠区生活,在这里落地生根,海珠区就是我们的家,关键时候应该站出来。”宋全民、王化彬、宋文玉等党员“的哥”的家在海珠区非高风险区域,他们率先报名,承担运输保障工作。
“深入高风险区,虽有风险,但妻子和孩子们都很支持我。”宋全民表示说,疫情防控工作展开以来,大家都体会到医护人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全体前来支援一线人员的不容易,“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带头冲锋在前。”
作为如约守护爱心车队的老队员,宋全民主动担当起讲解人,把自己三年以来在爱心车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将自己所学到的防疫知识、所经历过的难题以及解决办法一一分享给队员们。2021年6月,广州出现本土疫情,宋全民深入到管控区域,为高考学子保驾护航;2022年4月、5月,宋全民参加了当时管控区居民的就医保障工作。
宋全民和宋文玉是俩叔侄,两人被分配在风险较高的网格区域工作,每天开着爱心便民车,穿梭于康鹭片区的大街小巷,运送保障物资,叔侄俩搭配干活,每天都能出色地完成保障任务。
11月7日晚上,收到康鹭突击队组建的紧急号召后,“的哥”王伯东迅速报名,连夜赶往一线驻点。他的妻子杨丽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空余时间,夫妻俩就会进行视频通话,互相问候。
如约守护爱心车队康鹭突击队中,还有一名“90后”年轻党员郭俊杰,家住凤阳街道的他,主动挑起重担,担当起康鹭突击队后勤统筹调度。他和队员在指定地点住宿,家就在不远处,但暂不能回,每天晚上,他都会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视频通话,然后继续投入工作。
据了解,康鹭突击队选用驾驶便民车,而非爱心出租车,主要因为便民车更适合在城中村中运行,车辆通风透气性更强,也更能运载大批量的保障物资,可节省运送物资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防疫保障效率。
截至11月12日,如约守护爱心车队康鹭突击队累计护送医疗保障物资3100趟,市民生活保障物资13万件。
B 供销社已建4便民服务网点 原产地生鲜半天可达
黄埔供销助农综合服务平台暨广州埔供优选配送服务有限公司,是黄埔区供销社利用全省供销一体化的农产品集采平台网络、整合系统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打造的供销助农综合服务平台和配送公司,于10月28日刚正式揭牌。
“我们这个配送中心共有6个仓房,面积共1300平方米,最多可保障粮油米面30吨、蔬菜生鲜类10吨的物资供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仓库的食品主要用来保障抗疫一线的医院、志愿者的生活物资供应。
“我们是由黄埔区商务局统筹的保供单位之一,只要区内各街道有物资供应需求,都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我们。”黄埔区供销联合发展公司业务经理廖小杰告诉记者,供销社有充足的货源,能确保物资随时供应。该中心的农产品大都采购自河源、惠州的“菜篮子”农产品基地,经过配送中心检测、加工、分拣,配送到黄埔区内各单位,“源头采购、冷链直供,实现了生产、加工、配送一体化”。
要充分保障区内居民的物资供应,仅仅一个物资保障仓显然不够。廖小杰介绍,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黄埔区供销社除了实现农产品的“源头采购、冷链直供”,还与区内6个大型商业企业、2家大型超市、2家奶企、3家日用农产品批发店签订了《物资保供协议》。
同时,黄埔区供销社已建成4个便民服务中心网点——东区便民服务中心、长岭街便民服务中心、萝岗街便民服务中心、丹水坑生活区便民服务点。未来,这类社区便民服务点将会增建10家以上。
据悉,黄埔区供销社整合下属农产品直供配送中心、埔供冷链物流公司、埔供优选科技公司线上线下平台、下属3家基层社、4家助农服务中心,搭建农产品直供配送平台,构建区内物资保供配送网络,目前可提供生鲜食材、米粮油、副食品等单品超过2000种。
便民服务网点和配送平台可提供2000平方米的物资存储空间和100平方米的冷库储存,一次储存的物资可保障5000人次粮油供应不低于7天,蔬菜类供应不低于3天。“我们会实时掌握供销社全系统内生活物资的进货渠道、物流运输情况,确保运输物流畅通、价格稳定。”廖小杰说。
C 电力服务24小时“不打烊” 442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
疫情期间,广州供电局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启动应急响应,累计投入8000余人次奋战在保供电一线,442名抢修人员24小时待命,为广州疫情防控保驾护航,努力保障市民生活和城市基本运行。
据了解,11月10日,广州用电负荷1290.6万千瓦。广州供电局预计,随着气温回升,广州用电需求约为1350万千瓦左右,电力供应满足需求。
截至目前,广州防疫保供电用户共294个。广州供电局对全市定点救治医院、广交会展馆临时方舱医院、核酸检测机构、隔离酒店、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防疫重点场所实施24小时不间断供电保障。
目前,位于琶洲的广交会展馆临时方舱医院已启用并开始陆续收治病例。在方舱医院正式启动前,广州海珠供电局主动对接用户,并火速集结了最小化办公模式组成高级客户服务团队,携带资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客户结合疫情需要梳理完善“一户一册”。
海珠是广州本次疫情的重点区域。11月5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及成人高考如期举行,广州海珠供电局运行人员排除万难,以数字化运维手段克服交通管控实际问题,保障了526个考场及1.56万海珠区考生的考试用电。
对于防疫期间的用电报装业务,广州供电局主动对接市、区两级政府部门,收集疫情防控项目临时用电需求。截至目前,全市涉疫临时用电需求28宗,均有供电局专人全过程跟踪督办,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并按政府预期投产送电。
市民普遍关心疫情期间如何办理用电业务。广州供电局结合属地疫情状态和政府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57个供电营业厅,保持55个对外开放,其中涉及海珠、花都、荔湾、越秀等11个营业厅采取有限服务模式,另外有2个营业厅配合防疫要求暂停营业。
在疫情防控攻坚阶段,广州供电局建议广大市民少出门、少聚集,欢迎大家使用95598服务热线、“南网在线”APP、“南方电网95598”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生活号这些线上渠道办理用电业务和查询用电信息。若有需要必须前往电力营业厅,营业厅的智能服务终端业务覆盖能力超过95%,完全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位于高风险区内的市民如遇故障停电,也可通过上述途径进行故障报修,供电人员会第一时间处置。
D 搭建临时办税应急服务网络 开辟发票邮政配送“绿色通道”
近日,随着广州市本轮疫情防控不断升级,广州各级税务部门在做好防疫防护的基础上,完善临时办税应急服务网络,保障纳税人缴费人的基本权益不受影响。
11月4日,据广州市海珠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通告,11月5日0时起,海珠区全域实行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实行临时交通管控等防控措施。这为海珠区内各类税费审批业务的开展带来挑战。
当天(4日),广州市税务局连夜调拨应急储备物资至天河区临时办公点,安排居住在天河区的海珠区局税务干部入驻办公,开展线上涉税事项审批及热线坐席接听工作。并在天河区科韵路办税服务厅临时开通2个线下专窗,响应海珠区纳税人缴费人的线下服务需求,为优化办税缴费体验提供“双保障”。
位于海珠区的广州柳叶科技有限公司刚开业不久,急需申请领用税务Ukey,该公司办税员郜女士拨通了12366咨询热线。税务人员接到工单后,指引其到天河区临时办税点的应急窗口办理。“特殊时期,税务人员帮我们顺利领到Ukey,解决开票难题,我为他们点赞。”郜女士说。
数据显示,自天河区应急办公点启动以来,广州市海珠区咨询热线接入量1583个,综合接听率98.6%;通过电子税务局受理线上业务4133单,通过V-Tax受理1634单。
为确保疫情期间等特殊情况中税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今年以来,广州税务部门指导所有区局规划至少一个可容纳30人以上的办公场所,同时在各区之间做好同城通办事项、人力资源调配应急预案。“这些应急举措确保了我们能够在本轮疫情防控中最大限度保障纳税服务。”广州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负责人陈少波表示。
近日,位于白云区黄石街道的O2O发票配送中心被纳入管控范围,意味着这个承担着全市发票配送任务的配送中心将暂停运作。广州市税务部门与属地政府沟通,将配送中心纳入保供企业管理,为发票配送开辟“绿色通道”,同时要求邮政部门、配送中心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实行“人、车”闭环管理,保障发票邮政配送服务“不打烊”。
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每月都通过邮政快递领用40多万份发票,在“双十一”大促的关键时期,对发票的需求量更是激增。“没想到我晚上提交领票申请,第二天上午10点就收到了。”该公司购票员王女士在收到配送中心配送的发票后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广州市发票配送中心各环节加班加点运转,做到发票配送不停、承诺时限不变。疫情期间全市发票配送中心累计配送发票633万份,解决3.6万户次纳税人用票需求。
E 广州地铁组建指挥部 3小时内完成队伍集结
本轮疫情以来,广州地铁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累计派出7398人次,先后支援花都区、海珠区、白云区、荔湾区抗疫工作。
11月9日,根据市委市政府最新部署要求,广州地铁火速集结队伍驰援海珠区龙潭片区,320名地铁员工整队出征,全力以赴坚决完成遏制疫情蔓延硬任务。
9日上午,广州地铁召开防疫工作调度会,决定立即派出精干力量驰援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片区,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任务,并第一时间成立龙潭指挥部,由集团纪委书记担纲挂帅,总经济师担任副总指挥,组成7支抗疫突击小队。各单位闻令而动,从上午10点接到指令,到下午1时许,集团第一批160人携带行李物资,完成集结登车。第二批160人也于下午4时许完成集结,昂扬出征。
10日起,广州地铁全面接管龙潭片区第8、第9网格,执行网格区域内扫楼、巡逻、核酸、运输等任务。从清晨7时第一班60名队员正式开展任务起,地铁突击队分为4个班次轮流出动,以分区分片包干的方式,对网格区域进行24小时管理。当天全队高效配合完成核酸检测11100人次,协助发放防疫药物15000余份,配送物资1315份,组织570人次对片区网格内进行巡查,协助转运阳性密接人员8人次。
目前,广州地铁共有5支队伍501人奋战在海珠区华洲街道、凤阳街道、南洲街道,荔湾区站前街道等高风险地区,为遏制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地铁力量。
统筹:南都记者 吴璇 梁思华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代国辉 蒋臻 梁思华 钟丽婷 实习生 李露莉 通讯员 郑嘉俊 黄蓉芳 张成 刘厚宁 曾惠婉 马世安 岳瑞轩 王颖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