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风自来
随笔
贺江华 广州
新家阳台的一角,因为设计的原因早先只能做杂物区。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刚好父亲来广州过春节,他闲着无事发挥工程师的特长,将这个阳台一角改造出了一个小小的休息区,并装上了窗户减少噪音。
以后父亲每次来,我们和孩子在客厅看书、学习的时候,他就会一个人搬着小板凳静静地坐在这里,看窗外的万家灯火,看阳台的花开花落,像极了我们小时候。
人到中年,内心大抵都会变得柔软,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就会猝不及防地将我们拉回到岁月的温暖长河。
想起三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母亲还在厨房收拾,我和姐姐在客厅赶作业的时候,父亲也是这个样子,搬着小板凳泡着一杯茶,坐在窗前看着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在一起安静地互相陪伴,憧憬着明天的美好生活。
一晃来广州快三十年了。以前父亲总以自己还在上班、我们工作也忙的原因,极少到广州来,我其实知道他是怕来给我们添麻烦。疫情三年来,感觉世界都静了下来,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广州的家里,这样父亲来广州的次数就明显增多了。每天晚上坐在窗前喝一杯茶,看着我们和孩子在桌前完成一天的学业和工作,感受着孩子们的成长,就成了他必做的功课,也可能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
三年来,孩子从小学跨入中学,没有因疫情、青春叛逆期荒废了学业,相反变得更加自律。
三年来,我自己也终于有时间读完了当年没认真对待的几十本思想史专著,变得更加从容和淡定。
别有微凉处,从容不似君。也许父亲对孩子最欣慰的莫过于此:不要因为困难而忽视了成长,更不要因为迷茫而失去了前行的力量。
我想,疫情三年,我们不再追求四处奔波、觥筹交错的快生活,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家人的陪伴、内心的充实、个人的成长上,这就是生活给我们打开的一扇窗吧。
哲人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三年来,疫情肆虐、不确定横行;生活时不时按下暂停键,或许有人躺平。但沉舟侧畔、病树前头,也有更多人在回归家庭,从平常岁月里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多人在突围焕新,在变化和不确定性中找到升级自己的方向。
三年来,妈妈成了更好的厨师,老师成了更好的主播,老板也成了合格的外卖接单员……
我始终相信疫情的黑暗会过去,白天总会到来。但如果天总不亮,那就让我们摸黑生活,借夜成长。志坚者,从不以山海为远;身强者,从不以严冬为寒。
孩子们,愿你身强志坚,在这即将到来的冬天不以严冬为寒。
愿你推窗风自来,在这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拥有热爱,奔赴山海。
- 下一篇:校园里的美丽异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