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在管控区域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合围的方式创建“无疫社区”
“无疫社区”符合哪些条件可解封


11月10日,广州琶洲方舱医院。 南都记者 吴泽嘉 摄
11月26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目前,全市在管控区域内开展“无疫社区(村、小区)”创建工作,拟采取化整为零、逐个合围的方式,推动以“点”连“片”、从“片”到“面”,为稳控疫情夯实基础。
创建“无疫社区(村、小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健全社区(村、小区)、管控区疫情防控责任体系;二是要做到24小时卡口专人值守,落实测温、扫码、查验核酸证明、人员登记等管理措施;三是要严格落实区域内重点人员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四是要做到核酸检测秩序规范,不漏一人;五是要全面掌握区域内独居老人、孕产妇、残疾人及患病就医等重点人员情况,做好医疗和生活服务保障;六是区域内居(村)民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不串门、不聚集、不聚会、不聚餐。做到以上六个方面,连续5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的社区、村、小区或楼栋,即可申请解封,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张屹表示,请广大市民朋友积极支持“无疫社区(村、小区)”“无疫楼栋”创建活动,从自身做起,对自身健康负责,为他人健康尽责,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在实处,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广州方舱医院已累计出舱超2.1万人
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出入院手续,推动实现“快进快出”,近4天已有1万多人顺利出舱
11月26日,记者从广州市卫健委获悉,截至当日16时,广州本轮疫情已启用23个方舱医院、共计床位84817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累计出舱21410人,其中近4天已有1万多人顺利出舱。
简化手续加快床位流转
面对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广州大力建设方舱医院,选优配强医护力量,最大限度提高收治能力。11月23日,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介绍,广州指定28家三级综合医院以“院包馆”形式接管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救治,选派广州地区重症、感染、呼吸、中医等学科专家组成医疗救治团队,开展巡诊和技术指导。
在加快方舱医院投入使用的同时,广州也加快床位流转速度,让更多符合出院标准的感染者尽快康复出院,最大程度实现方舱医院高速运转。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余涛介绍,方舱医院注重流动性,即批量入院、批量出院,为此医疗队尽量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出入院手续,推动实现“快进快出”,最大程度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尽早实现“床等人”。
鉴于入舱患者多、收集信息工作量大,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霍智锋医生主动请缨,设计专门问卷,发送给患者用于收集完善信息,为病历书写、医嘱完善、患者出院提供极大的便利,推动患者快速进舱。
如何让出舱流程更加顺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急诊中心副主任温敏勇表示,现在的出院标准是72小时内连续2次核酸阴性,且没有咳嗽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医院根据这一标准,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汇报上级部门。在等待批复过程中,会同步准备好相关材料并联系居委会,及时了解病人意愿和去向,次日根据批复名单核对确定出舱人员。与此同时,医护人员提醒出舱人员收拾行李,并完成物品和床位消毒,后勤部门联系居委会及接送车辆。
11月24日,来自湖北监利县的莫明龙符合条件顺利出舱,治疗期间他通过练习书法度过闲暇时间,出舱后他选择回老家准备过年,“等到了来年春天,再来广州打拼。”
无症状感染者主动“搭把手”
在方舱医院日常管理中,主动协助医务人员工作的无症状感染者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队队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熊明媚说,刚开始时人手紧张,医务人员不仅要承担医疗工作,还要负责物资转运,有不少身体情况较好的无症状感染者主动帮忙,协助医务人员做好日常管理、物资分发、安全教育等工作,“有他们的帮助,方舱医院各项工作才能更加高效运转。”熊明媚说。
来自湖北仙桃的谢萍在进入方舱后,主动报名协助工作,为舱内人员登记信息、打扫卫生等,看到哪里需要帮助,她都尽量搭把手。
因为佩戴志愿者红袖章,谢萍还在抖音上将自己的账号名称改成了“红袖妹妹”,与网友分享方舱生活。“通过直播让大家看到我是如何治疗、出院的。”11月22日出舱后,谢萍选择返回湖北老家,经过隔离医学观察后,将与家人团聚。
天河区副区长邓萍回应为何强化部分区域管控
“这5天对天河区至关重要”
11月26日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邓萍表示,近日,天河区出现局部聚集性疫情,主要集中在员村街道和长兴街道,涉及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区域,叠加社会面散发个案,专家研判,天河区疫情续发风险高,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邓萍表示,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依据疾控专家研判意见,天河区决定进一步加强部分区域的社会面管控,核心目的就是通过限制人员流动,排查风险人群,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于社会面管控及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关于人员车辆出行方面。对除石牌街、天河南街、林和街、冼村街、猎德街以外的16个街道严格限制人员流动,共涉及居民群众约180万人;对627个物业小区、21个城中村、122个产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实行临时交通管控,管控区域内的27座地铁车站所有出入口实施关闭,停止对外运营,300多条公交线路暂停服务。在这里请广大市民朋友克服困难,除紧急就医、核酸检测、购置生活必需品等情况外,不外出、不聚集。
二是关于生活物资供应方面。组织28个保供应骨干单位,商场超市等234个网点,按照平时3至4倍供应量做好货源储备,并确保货能到店。社会餐饮服务单位提供到店自取、网络订餐服务。发挥电商平台作用,组织专职骑手负责配送物资。目前,社会面人员流动逐步减少,居民群众比较支持配合。在此提醒市民朋友理性购物,不囤积、不恐慌,同时注意错峰取物,避免聚集。
三是关于医疗服务保障方面。启动医疗救治应急机制,全面摸查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患者、独居老人、肿瘤患者等特殊群体底数,开通24小时医疗保障热线,组建救治转运队伍,做好分类救治预案,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居民如有突发疾病可拨打120;确需外出就医请拨打街道、社区热线服务电话,由社区出具外出就医证明,并同步呼叫出租车出行。
邓萍表示,“感谢广大市民一直以来对天河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这5天对天河区至关重要,让我们携手共进,真正做到‘少流动’,齐心协力守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李秀婷
来源:广州市疫情防控
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