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乘组首次同框亮相
新“太空出差三人组”:一个等了20多年,一个等了10多年

费俊龙

邓清明

张陆
昨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瞄准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费俊龙参加过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邓清明和张陆都是首次飞行。当天,三名航天员首次同框亮相。
费俊龙 第一个把筋斗翻到太空 时隔17年再度飞天
简历
费俊龙,男,汉族,籍贯江苏昆山,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被评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
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声音
目前我们乘组是执行任务乘组当中平均年龄最大的,不过在我看来年龄虽然最大,但是我们的飞行本领依然保持在青春状态。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指令长费俊龙
故事
费俊龙是我国首批航天员。曾担任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指令长,和航天员聂海胜一起执行为期五天的飞行任务。这次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距离他上次太空之旅,已经过去了17年时间。17年来,费俊龙始终保持随时备战的状态,再上太空,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我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神舟六号在太空执行了为期五天的飞行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重要开局。
费俊龙说,现在回想起来,神六飞行的时候还是很激动的,毕竟这是我的第一次航天飞行。回望我们地球的时候,我在想这是一个强大祖国,有强盛的科技实力才能做到的。
2005年10月14日,是神舟六号乘组进入太空的第三天。航天员费俊龙在座椅上方团起身体,做了一个缓慢的空翻,聂海胜拿着摄像机在一旁拍摄。费俊龙连续做了多次前空翻,成为第一个把筋斗翻到太空的中国人。
在费俊龙看来,5天的太空之旅太过短暂,他甚至没有时间好好欣赏一下舷窗外的美丽景色,所以在为返回地球整理行装的时候,费俊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再上太空。这个执着的信念,也让他时刻保持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费俊龙说,“一种执着不变的初心,一直想再回去看看。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坚持,包括自己的体能。我可以说一句,我体重从神六到现在没变过。”
执行完神舟六号任务至今,费俊龙始终把再上太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还曾经入选神舟十四号任务备份乘组。再次担任指令长,带领乘组执行飞天任务,费俊龙也充满了信心。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入轨后,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神十五”与“神十四”两个航天员乘组将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费俊龙说,“我们能够为国家,为民族去出征太空,这是我们的光荣。航天员只是执行任务的使者,不管你是飞行过了还是没有飞行过,必须得以第一次的心态去完成好这次任务。”
邓清明 追梦25年 时刻准备接受祖国挑选
简历
邓清明,男,汉族,籍贯江西宜黄,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66年3月出生,1984年6月入伍,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声音
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从来没有彷徨过,更没有放弃过。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
故事
邓清明是我国选拔培养的首批航天员,曾多次备份乘组梯队,他以“宁可备而无用,绝不用而无备”为信念,25年如一日坚持学习、训练,终于圆梦飞天。
1998年1月,邓清明凭借十多年的歼击机飞行经验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天空与太空,一字之差,对人的要求,却是脱胎换骨。经过刻苦训练,他和13名战友全部通过考核,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
他说,航天员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飞天,一种是准备飞天,这就是我们的梦想。不管飞与不飞,不飞你也是这个事业,也是这个飞行任务的深度参与者。从来就没有因为是否备份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你没有准备完备,造成遗憾的话,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国家。
神舟十一号任务是邓清明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发射前一天,宣布乘组名单,他再次止步塔架,未能圆梦。
邓清明说,我当时千言万语没法说出来,海鹏正好坐在我身边,我转过身站起来抱着海鹏说了一句话,海鹏,祝贺你,我含着眼泪的。海鹏也说,谢谢你,兄弟。那个时候我们抱着很长时间。
最让邓清明感动的,是25年来家人的默默支持,妻子每次都会手捧鲜花到机场迎接,女儿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一名航天人。父女一起并肩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共同奋斗,对邓清明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她们从来没有给我压力,说过不好听的话。回来以后她们也是像英雄一样迎接我回家,给我做好吃的,给我安慰的话。女儿讲,爸爸,你是我见过最敬业、最无私的人,你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2014年,首批5位航天员停航停训,邓清明也成为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然参加学习训练和任务备战的首批现役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对航天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清明始终以从零开始的心态保持着备战状态,入选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
25年的航天生涯,邓清明深知每一次出征太空的机会有多么难得。空间站任务涉及多次出舱活动,为了可以更加高效顺畅完成任务。邓清明和战友们仍在反复练习。25年,这是一个漫长的追梦过程。训练那么多了,就等这一天。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张陆 12年逐梦苍穹 只为飞得更高
简历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中共党员,硕士学位。
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声音
我希望能和全国人民一起共同分享我们太空相聚的幸福和喜悦。最后祝愿天地之间的你们和我们隔空遥相望,千里共婵娟。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张陆
故事
航天员张陆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通过年复一年的不懈坚持、训练备战,他把飞天梦想写在了歌声里,写在了书法里,也写在了12年的征程里。
古调穿松影
山淮赴穹境
辞岁在人间
……
这是张陆专门为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创作的一首歌曲《壮志行》。
张陆从小喜欢音乐,当填报高考志愿得知有机会成为飞行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选择了飞行。2000年,他从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强五攻击机飞行员。和很多现役航天员一样,张陆太空梦的种子源于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03年杨利伟返回,电视机前正好看到返回的直播,当时看到之后心里面还是挺崇敬、挺仰慕,也很羡慕的。这颗种子第一次在张陆心里埋下:能当航天员,为国家作的贡献会更大,而且能够飞得更高更远。
2010年5月,张陆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的一员。航天员训练包括基础理论、体质、航天环境适应性、心理等八大类上百个课目。尽管拥有强五攻击机的飞行经验,一些挑战身体极限的训练,还是超出张陆的想象,超重耐力训练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做离心机之后,心里就留下了一个阴影,觉得那个东西太可怕了,让我整个人不能呼吸了。但通过几次的调整,尤其是对呼吸的理解之后,往后,我的离心机一直都能达到一级水平。”
在张陆看来,想要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除了严格完成好各项训练以外,更加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12年来,张陆目送多批战友出征太空、载誉凯旋。
“上肯定是希望能够尽早上。一个成熟的航天员,时间还是很重要的。飞行是一个梦,我们一直在这个圆梦的过程中追逐。”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次接受选拔,张陆从未放弃,积蓄力量勇敢追梦,2019年年底,他入选神舟十五号乘组。开始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无论是发射上升段的应急逃生,还是返回段的应急返回,学会生存,这是航天员的一门必修课。
张陆说,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家人给了他很大的理解和支持。从航天员大队到家属楼,直线距离只有不到1公里,但是张陆忙于学习和训练,很少有时间回家。“这12年我回家能够睡到第二天凌晨的,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的时间。”12年逐梦苍穹,只为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