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

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开启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新华社 12-01 02:53

  11月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 新华社发

  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新华社发

  中国第十艘载人飞船在极端严寒的西北戈壁星夜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

  6名航天员太空“胜利会师”  

  11月29日23时08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室外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滴水成冰。这是我国首次在夜间严寒条件下发射载人飞船。

  “5、4、3、2、1,点火!”倒计时的口令声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准时点火起飞,奔向正在400公里高空运行的中国空间站。约10分钟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我国迄今共有10艘载人飞船相继从这里点火起飞,把16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

  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加上问天、梦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五号飞船,空间站由此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达到当前设计的最大构型,总重近百吨。

  7时33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密战友——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6名航天员太空“胜利会师”的画面,就是一张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太空合影照。  

  轮换模式将成为常态  

  56岁的邓清明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中最后一位实现飞天梦的现役航天员,46岁的张陆则是最晚圆梦太空的我国第二批航天员。至此,我国招收的前两批现役航天员全部实现了在轨飞行。

  目前,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已完成了全部基础科目和大部分专业技术科目的训练内容,将陆续执行空间站任务。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也已全面启动,将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

  根据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完成首次在轨交接,“新乘组先上去,老乘组再下来”的轮换模式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30年来,工程从无到有,结下累累硕果,空间站即将完成建设,还具备了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实施条件。但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的脚步不会只停留在近地轨道,一定会飞得更稳更远。

   数读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 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7次飞行任务,也是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规划的12次发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

  自2021年4月底天和核心舱发射以来,工程全线充分发扬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大力弘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始终坚持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先后在文昌、酒泉两个发射场成功组织3次空间站舱段、4次载人飞船和4次货运飞船发射,同一发射场两次任务最短间隔仅12天。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战绩,在探索浩瀚宇宙的新征程上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现场目击

  遥望神舟向苍穹:夜空中最亮的“星”太漂亮、太震撼啦!

  一场风雪过后的戈壁瀚海,寒冷刺骨,滴水成冰。寂静的夜幕下,突然一阵轰鸣,一团烈焰腾空而起,犹如飞龙冲向苍穹,这气势如虹的场景,令人激动不已。

  “夜间的火箭发射,太漂亮、太震撼啦!”牧民吴吉日嘎拉家在距离发射场不远的地方,守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他,在听到电视传来发射指令后,立即跑出门外遥望发射场的方向,亲眼目睹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升空的过程。

  放眼天宇,升空后的火箭,瞬间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回望眼前,冰封的黑河河面上,火箭尾焰的倒影快速划过,形成冰与火“交融”的奇特场景。河畔几名摄影爱好者,冒着严寒,快速用相机捕捉这难得的画面。

  星空之下,随着火箭越升越高、越飞越快,尾焰的火光也渐渐消失在夜幕之中。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搭乘着3名航天员,踏上了为期6个月的飞天之旅。他们将与神舟十四号的3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交接班。

  神舟飞天,风雷激荡,当地群众为之骄傲自豪。“能看到火箭升空,感觉特别震撼、特别兴奋。”57岁的李永平养了300多只羊,他放羊的牧点正好能够看到火箭升空的过程。当夜,他特地住在牧点的帐篷里,只为再次一睹神舟飞天的风采。

  “神舟在我的家乡升空,我特别自豪!”看完发射回到屋中的吴吉日嘎拉,拿出一张他与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合影。吴吉日嘎拉说,这张照片是2005年他作为牧民代表,去北京慰问航天员时拍摄的,“我祝航天员们在太空圆满完成任务!”

  “我们‘航天护卫队’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大家都感到无上光荣。”半夜执勤归来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边境管理大队古日乃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包建超说,当天大队抽调了30多名民警参与发射场外围安保工作。严寒之下,他们设卡检查、巡逻执勤,为神舟发射保驾护航。

  浩瀚星空恢复深沉,苍茫戈壁重归寂静。高高的发射塔架静静地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等待着下一次冲向苍穹的飞天神箭。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