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员就位 旅客最快何时可乘坐?
此前获颁生产许可证,首架飞机12月交付东航

国产大飞机C919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展示。

2022年7月18日,在陕西省蒲城县拍摄的C919大飞机的试飞机。 新华社发
有关国产大飞机C919的好消息接连不断,我们距离乘坐国产大飞机,又近了一步。
近日,中国民航局宣布C919飞机完成T5测试并获颁AEG评审报告;中国商飞公司公布C919大型客机获颁生产许可证。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这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交付运行。
据东航此前消息,首架C919飞机12月交付东航。
国产大飞机C919飞行员已就位,旅客最快何时可乘坐?
通过T5测试
中国民航局消息,C919飞机已完成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即T5测试)。
T5测试全称为飞行标准化委员会型别等级训练规范测试,是新机型飞机运行符合性评审(即AEG评审)过程中的关键工作,也是对型号设计和制造厂家体系的一次综合性检验。
民航专家李瀚明介绍,飞机制造商制造飞机后,要设计与之对应的培训课程,供承运人学习、掌握。T5测试是其中的一种具体流程,主要针对新研发的没有可比较型号的新型号进行认证,也是项目最多,涉及面最全面的认证流程。
李瀚明称,T5测试作为AEG评审的一部分,民航局将确认培训课程设计是否符合民航法律法规要求,确保飞行员、机务工程师学习后可以安全地驾驶、维修C919飞机。
取得生产许可证
11月29日,中国民航局向中国商飞公司颁发了C919大型客机生产许可证(PC)。取得生产许可证是C919大型客机从设计研制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向产业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
生产许可证是适航当局颁发给飞机制造商的证书,允许飞机依据经批准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持续生产。生产许可证是体现一家航空制造企业的生产组织及控制、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的证书。从原材料控制、供应商管理到生产环节的划分及控制、生产质量管控,再到飞机出厂测试、售后维修维护等,每个细节都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航空制造企业应严格按照程序组织各个生产环节,确保安全受控。
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于2019年4月1日正式受理了中国商飞公司提交的C919飞机生产许可证申请。2019年7月,C919飞机生产许可审定委员会召开首次会议,审查工作正式开启。三年多来,审查组通过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查,对19个系统要素进行了严格审查,同时结合首批投产飞机生产活动开展了产品评审,对体系程序进行验证。目前首架飞机已经完成生产试飞达到交付条件。
飞行员获C919“驾驶证”
据中国民航局消息,新机型的首批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局方检查员可在T5测试完成后取得型别资质,这对新机型交付运营及后续飞行安全意义重大。
T5测试完成后,包括中国商飞客服中心飞行教员在内的15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这也标志着C919飞机即将交付运行。
“飞行员需要在模拟和实际的飞行时长达到相应标准,才能获得对应机型型别资质。”中国航协运输专家智库特聘专家、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綦琦表示,这就相当于汽车的驾驶证。取得资质的飞行员才能持证上岗,驾驶C919飞机。后续还会有更多飞行员获得上述资质。
交付飞机是下一个重要节点
“交付飞机是下一个重要节点。”李瀚明表示,东航在接收飞机后,需要通过航线验证等中国民航局制定的相应审定考核流程,才可以从民航局获得正式商业载客的经营资质。具体可以参考此前中国商飞支线飞机ARJ21商业运营的过程。
据中国商飞公司公众号信息,2015年11月29日,中国商飞首架ARJ21飞机正式交付成都航空,在完成100余小时的安全验证飞行后,于2016年6月28日投入商业首航。
李瀚明称,目前,中国东航已有3名飞行员取得C919飞机型别资质,足以满足初期的飞行需求。此外,在安全验证飞行耗时方面,C919大飞机和ARJ21支线飞机区别并不大。
记者获悉,首架C919飞机12月交付东航。此前,中国东航董秘汪健在三季度线上业绩说明会上透露,公司在积极为运行C919做各方面准备,预计2023年上半年在完成民航局有关规章要求后,投入商业运营。
揭秘
14年独立攻关 他们让C919拥有“中国大脑”
如果把C919大飞机比作一个人,那么发动机是心脏,液压系统是血液系统,而控制律则是飞机的“大脑”,它从根本上决定了飞行过程的受控程度,帮助飞行员实现对飞机进行操作。
◎控制律与飞机性能、安全关系密切
控制律是C919大飞机研制过程中遇到困难程度最大的攻关项目之一。而攻克这一难关,靠的是一支年轻的攻关团队。
中国商飞上飞院控制律攻关队队长郑晓说,“14年的筚路蓝缕,我所在的操稳和控制律团队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最终走到了今天。”
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郑晓辉来到中国商飞,第一时间加入新组建的控制律攻关团队。
控制律是飞行控制计算机里面的一个算法,它在控制着这架飞机进行运动或者飞行,这项技术与飞机的性能、安全关系密切。
然而,从零开始的研发谈何容易,在控制律的研究上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当时实行了一个策略“611”,也就是一周要工作6天,每天是11个小时,周而复始去开发控制律。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通宵达旦的思考和讨论成为常态,成功之路却“遥遥无期”。队员们渐渐懂得,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陆续有一部分成员离开了攻关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光辉说,这支队伍实实在在在这儿拼命,一无所有,所以必须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更努力,才能把它做出来。
有人离开,也不断有怀揣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加入。年复一年,团队从最初的10人逐渐发展到了30多人。
不计其数的模块和线条背后,是攻关队成员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经历了7年埋头苦干的日子后,终于,大家的心血汇聚成了一张庞大的数学仿真模型图,控制律结构初步成型。
◎经历近百轮模拟器和铁鸟实验
控制律直接关系着飞行安全,稍有不慎,将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因此,团队成员在研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们要把最极端的天气、设备故障等各种微小的因素都做模拟试验,而飞机的每一个动作、需要分析的状态点就有几千个,这些需要的是海量且不允许丝毫差池的计算。
凭着一定要研制出自己的飞行控制律的信念,整整十年过去了,控制律终于从一项项技术指标、一张张三维图纸蜕变成为C919保驾护航的完整系统,第一次由飞行员操作验证。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优雅腾空,冲上云霄,圆满完成了首飞任务,蓝天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
后来,控制律团队成员和试飞团队一起,转战国内多地机场,历经5年,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试飞试验。他们在陕南山区追冰、在内蒙古大草原捕风、在吐鲁番斗酷暑,不断挑战极限气象,通宵达旦地分析每一次试飞数据。
2020年,团队完成了最具挑战的“自然失速”试飞试验;2021年,作为取证试飞道路上风险最高、最复杂的试飞科目,“高迎角保护”控制律试飞终于圆满完成,填补了国内高技术、高风险以及高难度试飞科目的空白。
14年独立攻关,从最初的2页控制律设计手稿,到经历了近百轮的模拟器和铁鸟试验;控制律和试飞团队共同完成了800多架次、3000多小时的试飞飞行。
14年光阴荏苒,曾经的年轻团队从稚嫩到成熟,成为C919控制律研发的绝对主力,郑晓辉从院士吴光辉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成为新一代队长,带领攻关团队继续追寻着大飞机梦。
C919失速试飞 离不开勇闯蓝天的精英
试飞是飞机适航验证的重要方式之一,目的是把风险摸遍、摸透,找出飞机的性能极限,确定安全飞行的边界“红线”。防止飞机失速一直是民用飞机设计的一大技术难题,同样也是C919取证审定的重要验证科目。
作为“试飞国家队”的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是承担C919失速试飞的主力军。
◎失速是挑战极限的试飞科目之一
失速,是飞机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导致飞机的姿态迅速变化、飞行高度快速降低或飞机过度振动,并最终导致飞机失控的一种现象。飞机失速时会急剧下降,在十几秒之内,掉高度少则一两百米,多则上千米,因此,失速是挑战极限的试飞科目之一。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副主任C919大型客机试飞机长赵鹏介绍,这个极限主要体现在真实的大气当中,如果发生了我们前期非预期的滚转和偏航,可能会发生裂纹、断裂甚至解体。
在航空工业试飞中心,机长赵明禹因为ARJ21飞机试飞期间,飞机失速次数最多,被同事称为“失速哥”;机长赵生因为擅长飞自然结冰,被称为“结冰哥”。而赵鹏,年轻试飞员都叫他“六边形战士”。
同事眼中的“六边形战士”赵鹏,是ARJ21飞机的首席试飞员,也是C919飞机的试飞机长,曾先后试飞过ARJ21、波音、空客等30多个飞机机型,安全飞行超过一万小时。赵鹏是中国首位被国际试飞员协会认定的国际试飞员。
◎机组需要探索飞机能力的边界
飞机在失速后可能出现滚转,过大的滚转对飞行安全危害很大。因此,在开展失速试飞前必须先进行大滚转试验,验证飞机的滚转改出能力极限,以应对失速试飞中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由于设计进步,C919飞机的控制律设定了保护,正常情况下,滚转坡度不会超过67度。但是在失速试飞中,机组需要探索飞机能力的边界。
工程师经过分析认为,90度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临界坡度,从60度开始,到70度、85度,在试飞过程中,赵鹏逐步逼近90度滚转极限。
赵鹏说,只有在试飞的时候,为规避失速带来的风险,才去做这样的机动动作,正常航班不可能去把飞机做一个90度,乘客也受不了。我们做的105度,感觉到飞机依然是可控的,心中有数。
C919失速试飞前,试验设计的滚转坡度是90度,机长赵鹏最终飞出了105度。除了机长艺高人胆大,也说明C919的稳定性确实非常好。
航空工业试飞中心C919大型客机试飞总师周占廷介绍,如果出现一些不安全的特性,会实事求是地把特性记录下来,不能造假。我们对数据、结论是要负责的。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再过几十年,大家都认为你当时做的是正确的。
C919飞机早期规划的测试参数是5万个左右,但在试飞过程中,这一数字最终增加为9万多个。每个参数记录下来后都要分析处理,并找出它的规律。
2021年12月24日,中国民航局对C919失速审定试飞拉开序幕,到2022年1月19日,在25天试飞里累计进行失速试飞148次,试飞结果达到了适航标准。
知多D
C919飞机是中国商飞公司研制生产的150座级国产大型客机,也是继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飞机后第二款获得民航局生产许可证的国产喷气式客机,其总装生产设施位于上海浦东祝桥。后续,首架C919飞机将交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更多的国产大型客机将投入航线运营。
日前,C919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收获300架新订单,此前,已拿下28家客户815架飞机的订单。
统筹:易福红 杨存海 来源 新华社 央视 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