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再发消费券,关键时刻提振市场信心
为了让消费更有底气,12月8日,“羊城欢乐购·冬日盛惠”正式开启,广州政府消费券从12月8日20时至12月19日24时不间断发放。本次活动与以往不同,消费者每轮可领百货、超市、电商、正餐住宿、轻餐茶饮等多种不同的消费券,最高可一轮一次性领取5张,但前三轮优惠券派发期间,每种消费券限领1次,最多领取5张消费券。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印发后,广州快速跟进。按照部署,目前,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广州地铁线网及有轨电车进站时无需扫车站场所码及查验健康码。
公共场所取消健康码及核酸阴性证明的查验无疑将释放人们的出行需求。有出行就一定有消费,这对受疫情影响,服务业亟待回血的广州来说当真十分重要。可以说,现在颇有种供给方和需求方双向奔赴的意思,商超需要进顾客,顾客想要进商超。
照理说,出行限制取消了,人员流动起来了,消费意愿自然就得到了提升,但这还不够。疫情冲击了人们的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观,抑制了消费需求,因此挖掘消费潜力需要政策刺激,通过让消费者实际感受到利好,从而实现激活潜在的消费意愿。比如,疫情前消费者花300元下顿馆子可能觉得没什么,但现在就会觉得有些贵了,钱还是握在手里或是用于刚性消费才比较有安全感,如果没有政策刺激,那么消费人群或许会较为固定,消费也没办法得到充分复苏。但如果有了政策刺激,诸如代金券、满减等让很多人受惠,那么原本没有计划进行消费的群体则会因此进行消费,消费也就会得到提振。
所以,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调整之后,在这个时间当口,促进消费快速复苏,派发消费券显然很有必要。只有让一部分人先消费敢消费,才会起到带动作用。同时,服务业从业者的收入构成,大头还是来自销售提成,没有顾客,收入肯定上不去,当消费的人多了,他们的收入正常了,才会把收入用于消费。如此一来,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才能感受到来自下游的信心,实现经济的健康循环。
广州此前发放了多轮消费券,刺激效应非常明显。数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广州开启“羊城欢乐购”促消费系列活动,投入1亿元财政资金发放政府消费券。前4轮消费券共有超400万人次、近7000家企业门店参与活动,直接带动消费13.84亿元,带动消费乘数达23.88。
与前几轮投放消费券不同的是,如今防疫政策迎来了大幅的优化调整,这对激发消费潜力的影响是长远的,预期也较为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这样的背景下,本轮消费券的派发既有着眼于消费短期恢复的一面,又对未来的市场信心亮出了绿灯。结合前几轮消费券的相关数据,可以预见本轮发放消费券所取得的成绩会更加出色。
据了解,本次消费券分五类:轻餐茶饮类10元(消费满30元时使用)、超市类50元(消费满100元时使用)、电商类50元(消费满100元时使用)、正餐住宿类100元(消费满200元时使用)、百货类100元(消费满300元时使用)。从上述规则不难看出,活动力度仍旧不小,期待新一轮的消费热潮转变为经济发展动力,助力经济复苏。
- 下一篇:共享创新,让科技与产业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