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钟南山研判新冠奥密克戎病死率接近流感,仅4.5%有后遗症

99%奥密克戎感染者7-10天恢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伍月明 12-10 02:34

  12月8日,广州黄埔区南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人在护士的辅助下接种吸入式新冠疫苗。   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张梓望 摄

  “Omicron(BA.4/5,BF7)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完全恢复。”接下来可将重点放在防控重症(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

  12月9日上午8时举行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钟南山院士作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在此次报告中,钟南山首先肯定了两年来疫情防控取得的成就,并在报告中就大众所关注的新冠奥密克戎的病死率、后遗症以及防控重点等话题进行阐述。

  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  

  钟南山在报告中指出,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

  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德尔塔毒株感染病例,约为10.8%存在长期后遗症,而奥密克戎感染病例仅4.5%存在长期新冠后遗症。

  钟南山还提到,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在感染前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后遗症的风险也明显下降,包括嗅觉、味觉、焦虑状况等。

  钟南山提到,“我们对此判断,经过不断地变异,新冠奥密克戎并不可怕,病死率降低,接近流感。新冠肺炎过去的表现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症,现在则体现为新冠上呼吸道感染。”

  应从防控感染转至防控重症  

  钟南山提到,我国的防控政策的重心应该由防控感染转移至防控重症,要落实好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

  钟南山提到,下一步防控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异种疫苗的效果更好。他进一步表示,可以用同种疫苗继续加强免疫,预防感染效果不会增强,但预防重症效果仍存在。用异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明显提高;重点加强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免疫接种;加强医护人员的疫苗保护;加速研发及审批鼻喷、吸入型疫苗。

  他还表示,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重点应放在防控重症上(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  

  重症比例低于2009年流感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也在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肺炎或者说导致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对2009年流感流行的时候,比例更低。

  “举个例子,广州本次疫情超过16万人,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是4例,北京这次疫情出现了4例危重型患者,不管是整个的病死率,还是人群的死亡率,都是低的。”童朝晖说。  

  轻型若不影响生活,也没必要用药  

  童朝晖还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经发了规范,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者是轻型感染者是可以居家的,此外,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没有严重的心、肺、脑、肾等相关疾病而需要住院的患者,也可以居家进行治疗。

  “现在大家知道奥密克戎流行株造成的感染者,有90%以上是无症状和轻型,所以特别是这些无症状患者,是不需要治疗的。”童朝晖说,只要基础疾病稳定,或者作为青壮年、没有基础疾病,可以居家隔离观察。轻型患者如果有一些轻微的症状,比如轻微咳嗽、中低热,或者嗓子不舒服,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睡眠,其实也没必要用药,此外,体温如果在38.5℃以下也不需要吃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