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免费发放“防疫包”,织密重点人群防护网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12-20 02:00

  短评

  日前,有江苏常州网友晒出自己收到的抗疫药品包,引来不少人羡慕。当地官方发布称,将为全市“一老一幼”和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免费发放“健康爱心包”并进行防疫科普讲座,“为重点人群织密防护网”。

  防疫药品派发的消息,这几天密集出现在社交平台:有市民将之前囤的一盒体温计散发给邻居;有药房把退烧药剪成小包装、免费发给市民;还有人开着私家车在城市里沿途为有需要者提供退烧药……而江苏常州的这一波好评操作,明显的区别则是为特殊人群发送防护物资,是社会公共服务的政府行为。

  民间的互助令人动容,特别是借助短视频的传播让更多人的心里顿生太多暖意,并且也在激励着更多的人站出来行善举、解燃眉。而常州官方的这一举措,其意义则在于通过既有的成熟社会管理机制,主动介入优化防疫服务,在让人羡慕别人拿到救急退烧药的同时,对自身能否享受到相应服务、获得必要帮助抱有更多期待。

  三年疫情,每一个城市都可能遭遇不止一次病毒的侵扰,而地方的应对也逐渐变得成熟,社会疫情防控的网格化管理也从中得到磨炼。优化疫情防控“20+10”措施的推出,将有效防控的侧重做了调整。在此背景下,社会公共服务层面对优化措施的贯彻,也必然不会是毫无痕迹的悄然退场,完全有能力继续根据城市防疫工作的进展做出对应。苏州市姑苏区,在日前将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采样点改造成了“发热诊疗站”,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就医服务,核酸采样亭的“变身”就是个很好的示范。

  事实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也在部署农村地区对“两节”期间返乡人员的医疗保险工作时明确提及,“有条件地区”可将相应药品、抗原试剂盒配置储备为治疗康复健康套餐包,向农村重症高风险人员和重点人群发放。

  不是只有农村地区才缺少口罩、抗原试剂和退烧药等防护物品,常州此番将发放防护物资的范围圈定在“一老一幼”和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不管哪一类,显然都在对此有迫切需求的范畴,而政府职能在此处的及时补位,可以很好地缓解市民对于物资紧缺的忧虑,也能够用行动宽慰“以后只能靠自己”的某种忧虑。

  政府之于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因其职能的完备与常设,使得包括物资调配、供应都有民间无法比拟的优势。哪怕不是免费派送,就是筹集物资公开提供方便的购买渠道,也会让人对“买得到、不会缺”心里有底:12月19日,广州医药物资供应新闻发布会披露,抗原检测试剂方面日产能超1000万人份,抗病毒类口服液日产能超300万支,广药集团旗下的21家药品生产企业也正在满负荷生产。此外,自19日起,南京市将每日持续向市场投放退烧药200万片,每个顾客限6粒,凭身份证购买。应该说,缓解公众买药难,需要地方政府多想办法,多多作为。

  优化防控措施后的政府作为,可以有更多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各自潜能的自选动作,这也可能会成为地方治理能力、形象的点滴积累,更会是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其中一个细微环节。政府有为,社会才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