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年鱼经济”盛会
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在珠海盛大上演

预制菜产业园标准厂房效果图 图片来源:斗门区委宣传部供图

百节年为大,有节就有俗。12月28-30日,以年俗为载、以品牌为媒的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上演。
本届博览会以“中华好年鱼 幸福中国年”为主题,采取“会+展+鉴+联”形式,通过成立中国年鱼联盟、揭牌中国年鱼交易中心、举办首届中国年鱼经济研讨会暨2022白蕉海鲈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寻找“中华好年鱼”活动、举办年鱼展销会等系列活动,做大做强“年鱼经济”,同时推动国内外拥有盛誉的“白蕉海鲈”“从塘头游向餐桌”,成为美食品、文化品、“情意品”,让每个中国人过中国年、吃中国鱼!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
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
东与磨刀门水道相望,西与黄杨河相连。从高空俯瞰,一方方水塘整齐有序。每天清晨天还未亮,就有一辆辆车满载白蕉海鲈,送到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菜市场,上到市民的餐桌。
斗门作为“中国海鲈之乡”,是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最大的交易集散中心。白蕉海鲈养殖面积3.9万亩,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5万多人,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70亿元,养殖产量15.6万吨,占全省产量70%,占全国产量超过50%。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珠海市始终把推动白蕉海鲈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斗门区锚定打造共富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白蕉镇昭信村一跃成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养殖年产值达到了4.8亿元,白蕉海鲈越游越远,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
昭信村梁美容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养殖人,凭着一股闯劲,成长为远近闻名的“海鲈皇后”,带领合作社成员不断开拓创新,把“致富鱼”变成了“共富鱼”。
今年9月,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主会场活动在珠海斗门举行之后,白蕉海鲈实现“量价齐飞”,成为新晋“网红”。在万亩鱼塘,白蕉海鲈国庆期间的出塘均价从2021年的9.63元/斤提高至15.45元/斤,上涨将近6元/斤,创下历史新高,一塘鱼农民增加纯收入约4.8万元。
紧抓预制菜风口
投入超70亿元打造“灯塔园区”
2017年,斗门谋划打造白蕉现代冷链物流园,以“白蕉海鲈”这条闻名遐迩的“鱼”为主导,充分发挥斗门作为“中国海鲈之乡”的优势,大力发展斗门特色农产品。
最近两年来,预制菜产业风口正劲,斗门区凭借拥有天然的区域优势、以及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凭借着高瞻远瞩的眼光,迅速通过白蕉海鲈切入预制菜赛道。
今年6月初,《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正式公布,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等全省11个产业园成功获批。随后,斗门相继出台《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概念规划》《加快推进斗门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向全球发出“英雄贴”。
按照规划,到2025年,斗门区将投入超70亿元,建设占地不少于1250亩的预制菜产业园,打造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在此基础上,园区将通过完善的物流流通系统、一流的服务功能,汇聚国内外预制菜原材料,打造国内第一个世界级预制菜原材料交易中心,并打造成为全球海鲈预制菜生产加工交易基地、“一带一路”葡语系国家预制菜研发供应基地、港澳标准精品预制菜研发生产基地、珠江西岸食品原材料双线集配基地。
如今,新规落地半年,预制菜产业园已投入近20亿元开建一期项目,已建成水产品深加工厂房30万平方米、20万吨冷库容量,强竞供应链、诚丰优品、祺海水产等13家预制菜企业在此落户,白蕉海鲈预制菜占加工总量比例持续升高,已开发50多个预制菜品种。
后续二期、三期项目将继续推进建设,其中二期将计划总投资44亿元,规划用地面积340亩,重点建设25万平方米预制菜标准化厂房、3.6万平方米的白蕉海鲈产业服务中心和引进优质企业项目;三期规划建设“白蕉海鲈”产业流通中心,打造冷链物流产业集群,为预制菜产业园提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大宗贸易及集中物流服务。
“年鱼”博览会落地珠海
三产融合实现创新富农模式
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其中提到,“一产往后延,二产联两边,三产走高端。”简单而言,就是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农业要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
当前,斗门在发挥天然渔业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规划预制菜“灯塔园区”,斗门渔业顺利实现了一产、二产、三产相结合。
今年9月,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主会场活动闭幕后,“丰收节经济”效应明显,白蕉海鲈的塘头收购价突破历史新高,在预制菜生产线,深加工企业组织员工马力全开,加快研发预制菜新品,抢占预制菜高端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0%。省农业农村厅全力支持斗门探路“丰收节经济”,推出一批“丰美人物”、推广“丰富产品”、推动一批“丰茂产业”,成就一批“丰收热土”。
12月17-18日,“白蕉海鲈杯”2022年中国斗门垂钓大赛在斗门区成益围垂钓基地举行。两天时间里,线下顶尖钓手激烈较量,线上各式直播及视频纷纷刷屏,这也标志着白蕉海鲈探索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正式进入垂钓经济新赛道,为斗门千亿产值的水产品经济增添新动力。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人民,成就一地经济。临近中国最隆重的的传统节日,珠海斗门探索“丰收节经济”可复制推广模式,打造“今年春节有好礼,年有余年鱼礼”的贺年消费,打造有文化赋能、情感加持的“年鱼经济”。
今天,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序幕,全国超过10城、超200家水产企业齐聚盛会,同期举办“年鱼”产销对接大会,共同打响“年鱼”品牌。
组委会表示,本次博览会不仅是全中国“年鱼”的一次集体亮相,更要让不同的“年鱼”产品升级成消费品牌,努力将“年鱼”打造成消费文化,让“年鱼”走进千家万户,实现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带动渔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致富农民,造福大众。
文:李洁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