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寻乌两地少年共度“跨年音乐会”
跨越400公里,少年团调研之旅是“起点”


深圳市、江西寻乌县两地少年在进行音乐会彩排。

原东江源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权向少年介绍桠髻钵山的整村搬迁情况。

扫码看直播
这几天,深圳人的朋友圈被这样一个“少年团”刷屏:
他们,走进纪念馆,去了解毛主席寻乌调查的历史,爬上桠髻钵山探寻深圳饮用水水源,去到脐橙基地采摘和感受丰收的喜悦,他们写下了沉甸甸的调研报告,用少年视角去看时代发展的命题。
他们是深寻少年调研团的成员们。深圳、寻乌两地少年学生,用脚步丈量革命老区寻乌的土地,进行一场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少年实践。从素不相识,到经过5天的相处时光,成为舍不得分离的朋友,白天,他们在一起调研,晚上则一起准备着一场属于他们的“调研毕业音乐会”。
今晚8点,这场凝结了他们心血和故事的“绽放有我”音乐会将上线,陪你度过2022的最后一个夜晚。
5天实地调研落幕
“毕业音乐会”来袭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随着稻香的音乐响起,深寻两地的同学也在芦苇间放肆地“撒野”,走在田间小路,三三两两牵着手,画面和MV里一样美妙。
音乐会举办地,正是同学们在调研时就去过的文峰乡上甲村柯树塘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试点三标段(废弃稀土矿山修复项目),目之所及,是一片郁郁葱葱,天地之间仿佛只剩绿意。
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以前是一处废弃矿区,采矿作业导致地表土壤被大量剥离,植被难以生长,裸露出大片的白色山头,曾被喻为“白色沙漠”。经过修复与治理,实现了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绿色蝶变,治理经验也得以向全球推广。2021年,“寻乌县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入选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成为中国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之一。
“我很惊喜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希望更多人知道这里背后的故事,能够更有爱护环境的意识。”来自深圳实验学校的陈欣彤说道。
短短五天,来自深圳和寻乌的少年们已经结下了深刻的友谊,相互学习更相互调侃,一段跨越400公里的友情被铭记于此。
音乐会现场,一个小小的盒子里,装着14位同学写给其他小伙伴们的纸条,他们跟记者分享了纸条里的小内容:有对在深圳学习“打拼”的寻乌少年邝文盛的欣赏,有深圳同学用寻乌同学教的客家话去写下邀请,更有一位寻乌少年给深圳少年写下了一首藏头诗,两地的少年有怎样的回应呢?音乐会现场为你揭晓。
A面调研少年收获满满
舞台B面在劲歌中夜谈
这场由深寻少年主导的音乐会,不仅有歌曲表演、舞蹈solo与合体,还有不少少年拿出“绝活”,乐器演奏、中国舞、弹唱等,展现出多才多艺的青春力量。
在音乐会开始前,同学们还在秘密帐篷里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调研感受。
寻乌中学的袁博同学表示,去寻乌县城搬迁移民所住社区学习社区调研时,从一位桠髻钵山护林员的讲述中感受到,生态保护有不少“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共存的点。尤其是生态搬迁之后的政策统筹,也使得居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改善。
深圳实验学校周谷轩印象最深的是鹰嘴桃产业基地,这里的农业结合来自深圳的科技支持,实现了现代化转变,也给更多地方的农业升级提供了借鉴意义。我们只有去实打实地踏上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深圳寻乌两地之间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历程。
寻乌对深圳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圳是懂得感恩的城市,深圳实验学校的王赫提到,“深寻合作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一名深圳学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有机会参与到深寻支援的合作里”。
而在音乐会现场,更有一段记录着学生们调研点滴的视频,让同学们仿佛回到了调研之中。他们又有着什么样的青春宣言?与你一起聆听。
深寻少年们,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他们以少年步伐丈量祖国大地,以“Z时代”的视角去体察和思考。
让我们在今晚的音乐会上,共同聆听青春的声音。
深寻少年“绽放有我”音乐会节目单:
1.合唱:《稻香》
2.游戏环节:深寻少年留言纸条揭晓
3.歌舞表演
跳舞:男生solo+《爱你》
小弹唱:《夏天的风》
独唱:《落在生命里的光》
古典舞:《繁花》
独唱:《你的答案》
合唱:《海阔天空》
4.少年们夜谈-分享调研活动心得
大提琴独奏:《假如爱有天意》
5.串烧
独唱:《推开世界的门》
独唱:《这世界那么多人》
古筝:《井冈山上太阳红》
小提琴:《我和我的祖国》
独唱:《如愿》
合唱:《万疆》
6.大合唱:《星辰大海(建党百年版)》
采写:南都记者 张一鎏 陈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