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调动企业家创新力创造力
1月11日,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经济界委员联组讨论会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党中央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规范发展的方针政策一以贯之,关心、爱护、帮助民营企业家一以贯之,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调动各类企业和广大企业家的创新力创造力。
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广东省工商联提交多份建议及提案,为2023年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广东省工商联表示,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广东民营企业要内强素质,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推行精细化管理,利用技术创新带动企业优化升级,不断塑造企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广东是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民营企业可谓广东经济发展的“招牌”,也为广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底气。近年来,广东致力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脱离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摆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而民营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提出“做深做实科技产业合作”。民营企业的专利数量尤其是发明专利数量,是科技产业合作的重要体现,据《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202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9.6万件,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七席,而广东省的民营企业占有六席,其中,榜单前三名均为广东省科技平台企业,分别为华为(7630件)、腾讯科技(4537件)、OPPO(4196件)。
今日开幕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一项重要议程就是部署2023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表示,万亿城市对于稳定全省经济有支撑和引领作用,广州、深圳作为广东的龙头城市应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链主企业、龙头企业、领先企业的引领作用,致力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而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激发市场活力,对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至关重要。
民营企业不仅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能力最强的青年群体的主要载体。一方面,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稳就业”的中流砥柱,而在持续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创业青年也不断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开辟新赛道,成为新的民营企业家。根据近日发布的《青年创业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青年更倾向于数实融合的“互联网+实体”创业形式,更青睐于微信、抖音、bilibili等平台提供的创业机会,并更愿意到华为、腾讯等大型民营科技企业先积累经验。调研亦显示,青年认为社会责任、进取实干、家国情怀、创新创业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精神为创业青年提供的精神激励,不仅推动着创业者前进,亦是民营经济为经济社会带来活力的侧面证明。
以创新驱动发展,让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营造创新友好型发展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期待在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一个对创新友好、让民营企业自由竞争、可激发企业家精神的环境,能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