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今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增长8%

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将力推多个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蒋臻 王诗琪 魏凯 黄姝伦 伊晓霞 01-13 03:02

 

一图读懂2023年广东将干哪些重大项目?

 

  1月12日,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根据计划草案,2023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增长8%。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今年将重大制造业项目放在了年度投资计划的重要位置。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广东省也提出,要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其中要“下大力气抓好工业投资”。

  根据计划草案,今年广东将大力推动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中海壳牌三期乙烯、广州粤芯三期、广州增芯科技、深圳华润微、比亚迪深汕工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维信诺第6代线等项目建成投产。

  同时,在吸引外资方面,将“推动落实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措施”。

  从整体投资布局来看,广东将在今年“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生态环境、市政、建筑及城乡规划、电子信息等领域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标准化,扎实推动项目落地。

  比如,在备受关注的交通建设方面,广东将加快推进柳广铁路、广清永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漳州至汕头高铁、梅州至武平铁路、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广汕汕高铁和新白广、珠机二期城际顺利建成通车。

  在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东将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加快深江高铁、广佛环城际等轨道交通项目和深中、黄茅海、狮子洋等跨江跨海通道建设,争取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扎实做好深圳枢纽西丽站、广州东站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

  (注:根据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整理)

  纵深

  今年GDP预期增长5%以上

  广东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南都讯 南方日报记者黄应来 在1月12日开幕的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以上。如何看待这一增长目标?能否实现、怎么实现?

  经济复苏是今年大概率事件

  从纵向来看,相比2022年“2%左右”的增长幅度,“5%以上”并不低。受疫情冲击和“三重压力”影响,广东以超10万亿元的大型经济体量,去年实现2%左右的增速,已属难能可贵。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经济复苏是今年的大概率事件。疫情三年,广东经济总体保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为2023年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也将基于基数较低的因素,为今年的增长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结合广东经济体量与经济特点来看,要实现“5%以上”的目标并不容易。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当经济总量和人均GDP达到一定阶段后,很难再保持起飞阶段时的高速。随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加注重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广东经济总量预计达12.8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经济体量大、基数大,保持一定的增速便能实现可观的经济增量。过去五年,广东跨过3个万亿元级台阶、年均增长5%,可谓来之不易。另外,广东经济外向度高,受百年变局和疫情冲击较大,不可控因素较多,面临的外部形势更为复杂。

  因此,就广东而言,“稳住”就是贡献,“稳中有进”便是大贡献。

  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综上来看,广东定下“5%以上”的增长目标,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实现的,这是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5%”是目标底线,“以上”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广东主动担当、自我施压,以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继续挑重担、挑大梁。

  这是第一经济大省的主动担当。中央多次强调和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在稳经济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新年伊始,广东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就发出总号令——推动广东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专家认为,2023年广东要抢开局,全面发力,以广东经济之“进”为全国经济之“稳”提供支撑。

  广东具备“进”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基础雄厚,经济总量超12万亿元,坐拥4个万亿级城市,8个万亿规模产业集群。市场活力充沛,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世界500强企业17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五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8000亿元,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百亿美元级项目相继落户。

  A03-12版 出品:南都广州新闻部

  统筹:南都记者 冯芸清 蒋臻

  采写:南都记者 吴璇 蒋臻 王诗琪 魏凯 黄姝伦 伊晓霞 代国辉 王美苏 莫郅骅 陈卓睿 李竹 梁思华 实习生 刘禹 (除署名外) 数据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