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行花街,新年返寻味
短评
“年卅晚,行花街”,新春佳节临近,久违了的岭南花市陆续回归。有媒体在梳理广东21地市最全逛花市攻略供市民参考,更有街坊已经迫不及待地前往业已开放预热的各处花市现场,赏花买花、拍照打卡,广州地铁的车厢则已经“被鲜花包围”。于很多人而言,花市开了,年味就足了。
“浪漫的不是花,是买花的人们”“广州人,就是这样的了”,好久不见,虽然只是暌违三载,但此番线下花市的回归,却让不少人恍如隔世、感慨万千。人们流连忘返的,不仅是行花街的欢快、祥和,更是终于可以如常生活的不易。
这三年,大家都不容易;这个年,一定要过好!
去年底,在国家防疫“新十条”发布仅一周后,广州市政府即在“抢机遇拼经济抓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官宣复办“迎春花市”。三年疫情鏖战,人们失去了太多,也愈发渴望社会经济生活恢复正常,也正因如此,今年花市的复办被寄予了太多期许。
“行花街”是许多街坊过年必不可少的“例牌菜”,“广州过年,花城看花”更成为一张闻名全国的城市名片。就在因为疫情不得已停办的时间段,2020年12月,“春节(行花街)”还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可追溯到明朝的传统民俗一直都寄托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集搭棚、灯饰、楹联艺术与地方美食、工艺美术、民间文艺等元素于一体,成为广府文化最集中的展示平台。
无论是最具传统特色的百年越秀花市,还是荔湾水上花市的西关年味,线下花市的回归都在给街坊一份难得的烟火气,鲜花、年货、美食、非遗、民乐、挥毫……节日的气氛在此处重燃,生活的温情亦洋溢于人们的笑脸之上。
花市回来了,不变的年味也回来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论是花市还是人心,又注定无法完全回到三年前的时间。比如花市举办的形式,很多地方的花市还是采取线上线下同时办、主会场分会场一起上的做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各异需求。
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并不代表病毒退散,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以及尚未“阳过”的居民,对人员相对聚集的线下花市场景可能依然心有余悸,这部分切实需求可以通过线上花市以及城市各处街道的花市分会场来满足。同时也提醒各区花市主办方,特别是一向人流量较大的花市区域,要有完备的疏导预案,在满足街坊积蓄数年的行花街需求同时,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必要工作。花市便民可以有更多的细节去发现和完善。
“看看那春花开放,行行今年有好景,最紧要大家高兴,揾银一起打拼”,讲意头的老广们,将对未来的祝福、憧憬都寄托在了行花街上,找回被迫中断的传统,珍视每一分来之不易的日常。新的一年,也让人们互相温暖,彼此鼓励,愿人人都“行花街,走大运”!
- 上一篇:物丰价稳,过个红火年
- 下一篇:年终奖有喜有忧,不宜计较一时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