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共探广州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打造多个区域经济发展小中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伊晓霞 李竹 夏嘉雯 01-31 11:05

  自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以来,“百千万工程”已和广州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城乡融合,广州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1月28日下午,广州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以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主题研讨会,来自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县镇村代表、专家学者等与会嘉宾齐聚,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城乡融合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国把广清接合片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省把白云区钟落潭镇列入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广州部分地区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先行起步。”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宏永表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抓手,推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对标高质量发展,广州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邓宏永认为,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将全力推动出台差别化入户等政策,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增强乡村地区人才聚集能力。推动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措施。”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蓉提出,要以畅通要素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她表示,未来市规资局将加大城乡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力度,科学安排用地规模和计划指标,实现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支持弹性年期出让方式,合理降低用地成本;健全留用地管理长效机制,挖掘留用地资源价值,提升留用地利用效率。

  区域协调

  盘活三级资源,以点带面连片发展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在破解区域发展难题中,省会城市广州的责任重大。对此,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广州各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很大。但是广州和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有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政治优势,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基础。2022年,广州市8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广州在聚焦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筑牢共同富裕的基础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未来,广州可以统筹区镇村三级协调发展,将其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盘活三级资源,打造一体化的发展大格局,打造多个具有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小中心,从而带动连片的发展。”谢治菊说。

  产业发展

  推动打造产城融合标杆区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根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邓宏永表示,广州将以谋划和支持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打造产城融合标杆区。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广州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就是为乡村注入产业“活血”。

  “数字赋能、文化赋能将为乡村打造产业引擎,助推乡村振兴。”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张亮表示,通过电商平台数字化能力,农产品能出村进城,精准对接产销,助推农业强链,2022年唯品会下半年农副食品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两位数。

  万科南方区域城市更新公司总经理李开阳认为,农村能为产业转型提供现代化载体。“通过城市更新,村集体产业用房全面升级,通过万科现有多元化业态和招商平台,引进金融、航运、酒店、文旅、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助力当地产业升级,提高就业税收和村集体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城市更新改造

  推进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广州人口不断攀升。如何实现“住有宜居”?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李朝晖表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他透露,今年,全市计划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5万套、公租房1900套、共有产权住房600套。

  针对中心城区城中村人居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李朝晖表示将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坚持“拆、治、兴”并举,分类分阶段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取得新突破,补齐城中村基础设施短板。面向农村地区,李朝晖表示,广州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推动每个涉农区创建2个以上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推进市级美丽乡村全覆盖。

  A04-05

  统筹:李颖 冯芸清

  采写:南都记者 伊晓霞 李竹 夏嘉雯 实习生 李涵颖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