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虎门河岸边的花园生活:
来回搬了四次家,“环境好了就想住回来”


老麦和老张夫妻俩除了爱养花草,家里还有小动物。

老麦和小堂侄一家在自家小花园里有说有笑,共度休闲时光。

老麦和老张夫妻俩一手修葺的小花园。

扫码看幸福
编者按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总书记动情地说。稳稳的幸福年,日日是好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春节假期,南都记者践行“四力”,分赴祖国各地,走进基层群众的家庭,聊心得、话愿景、抒情怀。今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稳稳的幸福”专题报道,记录热气腾腾的美好生活、描绘喜气洋洋的新春图景、展现神州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我是老麦和老张夫妻俩一手修葺的小花园,年方五岁,平方二十,三角形身材,住在虎门镇东引运河东方社区段的河边上。我出生的原因十分简单:老麦夫妻觉得,河水慢慢变清了,环境慢慢变好了,不搭个棚养养花就浪费了这风景。
大年初四午间,老麦正在冲茶小憩,老张正为我修剪身上的余枝,听到远远一声“新年好!”老麦马上放下手中的茶杯,老张也急忙停下了手中的活。
原来是老麦的小堂侄一家四口来拜年了。
勤
河边的花园,用5年时间一点点搭建
12岁的小堂侄右手提着装满水果的大红袋子,左手推着他姐姐进门,并催促着让她快看看我。“这里的花多了好多,开得也好好看!”小堂侄的姐姐有近一年时间没来看我了,也难怪她会这样感叹。
曾经的我还是一片只有三棵树的烂地。5年前,老麦夫妻开始一点点地将我搭建出来,铺好沙石水泥,还买了吊兰、绿萝、石蕨、蟹爪兰等几种花草陪我,最近一年,又陆续为我添置了红尾铁苋、卷莲百合、月季等家人。今年过年前,雅乐之舞、大花蕙兰、玫瑰等花卉也纷纷加入。现在,我的花园大家庭已有数十名成员。
我记得前段时间,还有路人特意走进来问:“这个花怎么卖?”
当然,房子外墙的河边上,那些已长大开花的美人蕉,还有一种连老麦夫妻都喊不出名字的植物,也是我的家人。“这些也是我们种植的药草,据说有增强抵抗力的功效。”老麦夫妻酷爱养生,不只种植了有药用价值的海芋,屋子里、花园里都有他们的茶具,客人来了,就从桌子底下的茶叶罐子里铲出一大勺铁观音或者熟普茶叶,重新冲泡一壶热茶。
我就知道他们拜年就是聚在一起喝茶唠家常。
老麦夫妻和客人们都围坐在三张花园长凳上。小堂侄想起了自己去年还在这里钓鱼,现在则能清楚看到水面上有小鱼聚集,大鱼潜藏水下时不时冒个泡儿。我记得当时小堂侄一下午都钓不到鱼,老张还笑说,“技术还要练一练咧,我都是几十斤几十斤那样子钓上来的,有福寿鱼、鲶鱼、鲤鱼等等。”
去年也经常有人带着鱼竿鱼饵、小板凳、塑料桶等装备,就站在门前那座十几米长的桥上钓鱼。今年也有许多的路人在经过时,会停下脚步看一看我和我身边的这条河。
变
来回的搬家,因无法忍受家旁的“黑龙江”
“几年前别说是钓鱼了,就连路过都是要屏住呼吸快步走的。”这说的是我出生之前的事了。
每每提及这条河,虎门当地人都会想起十几年前给这条河起的外号——“黑龙江”。这条河,东引运河虎门镇段起于白沙社区,终于大沙河汇入口,长约11公里。
沿河两岸有不少自建房,为了通风,大多房子四面都有窗户。老麦家这幢两层楼高的老式自建房坐落其中,左邻右舍之间非常“亲密”,大多只有“1个成年人勉强通过”的距离。
2006年前后,离开多年的老麦从外地搬回这幢老房子居住。近40摄氏度的南方夏季,老麦说:“除非迫不得已,绝对不会轻易开窗,宁愿闷在屋里,也不想闻到‘黑龙江’散发出来的恶臭味。”我也听当地人说,当时河里除了生命力极强的塘鲺、清道夫,没有别的水生动植物了。
“不到两年时间,我受不住,就搬走了。”老麦说。
有趣的是,在某个稀松平常的一天,老麦说她路过时发现,之前黑黢黢飘着工业油的河水,不黑了,夹杂着塑胶味、生活垃圾味的空气,也不臭了。这时,突然有个声音冲进她的脑袋——搬回来吧!
在我出生前一年,她真的又搬回来了。
“环境好了就想住回去。近三四年这里的环境确实是慢慢变好了,去年比较明显,起码能感受到钓到的鱼品种多了,有雀儿在水面停留,还有鸟儿在对面的草丛里筑巢。”老麦还指了指对面的人家,“他们家也是最近才搭了个棚,养了些花花草草。”
正当他们兴致勃勃聊着的时候,一条小船从我身边的水面上泛过,两个穿着橙红救生衣、戴着帽子的工人在清理河道,其中一位在开船,另一位正用工具打捞漂浮物。
聚
平淡的幸福 水乡人家靠岸生活
老麦来来回回搬了4次家,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河边小家养老。
“我就是喜欢小时候那种生活在河边的感觉,这也是我搬回来的主要原因。”老麦夫妻俩还有小堂侄的爸爸都是70后的虎门本地人,在他们小时候,每每到了夏季,一群人就会经常约在一起去这条河里游泳、捞鱼。
虎门是水乡,上世纪中叶之前基本是靠船出行、用船运货打鱼。在我家后面,就有一艘上世纪的水路货运水泥船停靠在岸边,船体发黑,船身看着有十米长,船篷不大,只有矮矮的一层,船篷上有个小烟囱。“这艘船停在这有30年以上了。以前的虎门人很多都是住在这样的船里面的,困了就钻到底下的船舱睡觉,渴了就打河水喝。”老麦的家族也是以船为生,所以在她心里,靠着河水生活或许才有安全感。
老麦成年以后,虎门代工厂兴起,她也干起了这一行,不久后进厂工作了。老麦还算是勤奋,近几年可能是为了养活我,又或许是为了养活他们自己,同时干了很多份工作,卖卖奶茶出出摊,做起了自己的小生意,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过年前,他们买了很多装饰品为我打扮,有一些小装饰挂在花园的小盆栽上,还有两串精致的灯笼挂在门口屋檐上……“最近买的这个‘杏色露台’月季花,单棵价格就上百块了。”老张拿起了早已准备好的浇花壶,一边浇花一边说着。
除了爱养花草,家里还有小动物。走进屋子里,两只颜色纯正的贵宾犬在厨房后方的阳台“汪汪”叫着,老张今年给他们买了新衣服,一个蓝色一个红色;有三只十一色金渐层英短猫和一只纯正金点英短猫待在二楼的猫房睡着下午觉;九只观赏小鱼在客厅旁的鱼缸里游来游去;在某个角落里,还有十多只巴西龟正在冬眠。
老麦的孩子以及父母都没有跟他们住在一起。在这幢两层楼的小房子里,两个人一起养花草、养喜欢的小动物,过年期间没有特意安排出门游玩,就这样过着简朴平静的生活,对他们夫妻俩来说,这就是幸福。
几近黄昏,小堂侄一家也要起身离开。老张终于想起要继续为我修剪余枝,随后便拿着工具,走下河道边继续剪了起来。老麦走出门送小堂侄一家:“新年快乐!明年过年把其他兄弟姐妹都叫回来一起聚聚!”
“新春走基层·稳稳的幸福”专题报道
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田霜月
统筹:陈实
执行统筹:方军 杨存海 汪建华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李芷琪
视频制作:段奇
专题编辑:刘嘉琳 黄亚岚
海报设计:张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