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主持的交通普法节目陷入“著作权”纠纷,谭乔目前已转型
没把自己定义为“网红”佛系人生不会“过气”


谭乔与当年《谭谈交通》的摄像师们成立机构,继续交通安全宣传。 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专题
曾主持《谭谈交通》节目十三载,过去一年,谭乔真正拥抱了自己的新身份。他和当年《谭谈交通》的摄像师们一同成立了MCN机构,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继续做交通安全宣传,收获了bilibili“2022百大UP主”及“年度社会贡献”奖、知乎“年度明星自媒体”等荣誉。
去年中,谭乔被指“著作权侵权”时,无数网友自发声援、支招,推动了事件缓和,《二仙桥传说起源》等播放量超千万的视频也重新上线。回顾这段经历,谭乔最大的感受是“温暖”。因此,他更加努力地践行公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去回报社会。
从电视时代的跨界节目主持人,转身成为自媒体时代的内容创作者,谭乔说,他一直坚信,“做一个好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祝福语
众所周知,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去任何地方都能走“平安大道”!
——谭乔向南都、N视频的读者们送上新年祝福
经历
《谭谈交通》开启“第二季”
2005年,普法电视节目《谭谈交通》横空出世,身为交警的谭乔在四川成都街头现场执法,让交通安全深入人心,镜头记录下的世间百态也令人难忘。直到2018年《谭谈交通》停播、备受观众喜爱的“谭Sir”也从成都市公安局离职后,很多节目片段仍在网络自发流传,并衍生出了火爆的“二创”作品。作为该节目十三年来的主持人兼幕后主创,谭乔收到网友的建议,开始分享自己留存的清晰版节目视频。播放数据的猛增,给他的人生轨迹带来了又一次重大转变。
2021年,谭乔个人账号发出第一期《谭乔寻人记》,重新拍摄了十年前《谭谈交通》里的被执法者“福贵大爷”,接着是“二仙桥大爷”“二手家具吕老板”“气球哥”等节目名场面的缔造者。这个系列意外引起了Z世代年轻人的共情,后来被称为“《谭谈交通》第二季”。
2021年末,他又开启了“谭谈全球巡导”专题,以义警身份与不同城市的交警联动,继续着“谭Sir”的幽默普法路线,受到网友欢迎。
正当账号越来越“出圈”时,一个意外的维权者找上门来。2022年7月,谭乔称,自己和很多二创自媒体被一家文化公司投诉“侵权”,理由是未经许可发布《谭谈交通》相关视频,侵犯了著作权人——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的合法利益,“可能面临数千万元的巨额赔偿”。
如今回顾这段经历,谭乔对南都记者说,他最大的感受是“温暖”,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很多素未谋面的网友,到今天我也不知道是谁,他们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我常说‘得道多助’,可能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交通安全的宣传,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才愿意提供无私的帮助吧。”
期盼
“坚持做一个好人”
去年,谭乔与《谭谈交通》曾经的几任摄像师共同成立了一家MCN机构。用他的话说,“十多年前,‘摄像菌’一分钱不挣、拿着单位的固定工资给我打工,现在是我给他们打工。不过,我依然是他们的老大哥!”
公司成立后,除了打造谭乔,也出人意料地把“二仙桥大爷”推到了台前。尽管出身草根,说着一口“椒盐普通话”,完全不懂表演,但一心要走成华大道的“二大爷”却很有路人缘。去年他和谭乔合作的“梗王之王”系列视频,仅在b站就有近3000万播放,年末已有粉丝留言夸赞他“在演技上的长进”。
不久前,谭乔领到了bilibili 2022年度“百大UP主”及“年度社会贡献”奖,还作为知乎法律领域答主被评为“年度明星自媒体”。他不禁感慨,去年获得的荣誉,比过去三十年还多。
到了旁人眼中“快退休的年龄”,谭乔的日常状态却是紧跟网络潮流,和团队中的90后、95后们一起唱歌、跳舞、打游戏。他对南都记者笑称:“我平时会告诉身边这些年轻朋友,听到什么流行词儿啊,什么新鲜的梗啊,就在群里边@我一下,我赶紧去学。我就是单纯地对‘现在流行什么’一直有兴趣。”
面对内容创作赛道日益激烈、专业化的竞争,谭乔表示并不焦虑,因为本身没有把自己定义成“网红”,也就无所谓会不会“过气”:“我属于比较‘佛系’的那种,更多的是认真地去做事情。至于结果和回报,我觉得就交给时间。”
现在除了内容创作者,谭乔还有另外几个身份,比如四川省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副秘书长、“谭Sir星星儿童助残基金”理事长等,也参与了保护女童、助农带货等公益活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去回报社会。
他说:“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通过哪一个平台,我觉得‘坚持做一个好人’这个基调是不会变的,比如给大家传递一些靠谱的知识,或者力所能及地帮助一些身边的人和事。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跟我们一起,做一个好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