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45亿元治堵 完工时间一改再改?
东莞市城建局称绿化迁移政策等影响工期,力争今年4月底前完工

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项目施工现场。

“中医院门口的桥什么时候搞完?”“原定于2022年底完工的项目,又被推到了今年5月份……”在刚刚召开的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一天内对同一工程项目进行两次点名。
这并不常见。这条让肖亚非如此关注的桥,属于“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项目”,是东莞为治理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常年拥堵而开出的总投资约2.45亿元的治堵“方子”,由东莞市城建局负责实施。这个道路、桥梁总长度约3.5公里的工程项目,自2021年底正式动工建设以来,完工通车时间一改再改、一推再推。该工程目前进展如何?何时能完工?南都记者日前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东莞市城建局。
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推出了《市委书记催问的路》专题融媒报道,一经推出便备受全市关注,在市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引发广泛热议。这条5年上榜16次的“易堵路”,交警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治堵疏堵?为解决广大市民交通出行难点痛点,同时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即日起,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将全网征集“东莞迟迟不通的路”。
市城建局
完工时间为何改三次?迁移政策+再次论证致延期
“门面路”建成时间成谜
南都记者从公开资料获悉,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项目是市重大办“双百”行动项目、“品质交通千日攻坚”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2.45亿元,其中工程建安费约1.5亿元。
正是这样一个民生工程,计划完工通车时间却一推再推。南都记者梳理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项目进展发现,2020年6月,针对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问题,市交通会同交警等部门提出治理方案,其中中期改善方案(松山湖大道新建同沙立交左转匝道)计划于2021年启动建设,由市城建局组织实施。
2021年11月,东莞市城建局在汇报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设计方案和工程概况等情况时表示,该工程于2021年9月底产生中标单位,同年11月在办理质安监提前介入、道路开挖许可及交通疏解审批手续,计划2021年11月中旬进场施工。当时,东莞市时任分管交通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求,力争2022年年底完成建设目标。
2021年12月初,该工程正式动工建设。6个月后,东莞市城建局四级调研员马文标要求,争取2023年春节前通车。
今年1月,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争取在今年五一之前,让它(新建左转匝道)通车。”而根据相关规划,新建左转匝道工程由市城建局负责实施,预计2023年4月建成通车。
从力争2022年年底完成建设目标,到争取今年春节前通车,再到预计今年4月建成通车,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作为东莞的“门面路”,究竟何时能完工?为何计划完工时间一推再推?南都记者日前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东莞市城建局。
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91%
2月7日,东莞市城建局回应南都记者称,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2021年12月动工,目前完成总工程量91%,合同工期为2023年4月完工,该局力争在今年4月底前实现完工。
对于此前“争取2023年春节前通车”“2023年6月能按期完工”等说法,市城建局方面表示,当时工程计划完工时间为2023年春节属于该局内控力争计划,2023年4月建成通车属于合同工期。另外,鉴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疫情形势仍严峻复杂,考虑工期可能有所延误,因此保守回复为6月完工。
记者还注意到,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桥梁总长度约3.5km,其中新建左转A匝道线路长度约1882m,新建直行B匝道线路长度约703m。在时间节点上,2021年9月底该工程产生中标单位,2021年年底正式动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完工。该工程的建设难点是什么?从项目动工到完工为何需要花费一年多时间?
对此,东莞市城建局方面解释道,受绿化迁移政策影响,工期有所顺延。在该项目完成招标后,因绿化树木论证的影响,项目无法立即开工。该局按市城管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树木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完成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绿化树木的专家论证、民意调查问卷、公示等工作,直至2021年12月才能开工。
用地迁移交通疏导难题多
另外,受去年疫情影响,工程历经两次停工,导致工程建设进度基本停滞。此外,方案的再次论证及调研对工期亦产生一定影响。受2022年9月中山市钢箱梁坠落的影响,省市下发文件,要求对跨路桥梁工程一律立即暂停施工,建设单位在全面核查完全满足安全生产条件下,方可以继续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该局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钢箱梁吊装方案及交通疏导再次论证及调研,再次论证及调研导致工期延误。
对于肖亚非提出的“松山湖大道是东莞的门面路,一定要做好”的要求,东莞市城建局方面回应称,该项目位于全市交通拥堵最严重路段,项目建设存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场地狭小”等不利因素,既要“确保车辆行车安全、顺畅”,又要“确保施工安全快速”。因此,在推进桥梁工程时,该局不仅从技术上筑牢安全这道防线,同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大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措施,推动工程建设按计划、按合同工期有序推进。
另外,自实施工程建设以来,该项目建设涉及用地手续办理、绿化处理、管线保护和迁改、疫情防控、交通疏导等多个难题,以及项目技术上的钢箱梁工程等重点、难点,该局项目组通过主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镇街和参建单位的沟通协调,促进问题早研究、难题早破解,共同推进建设工作及提高管理能力。
交警疏堵
5年上榜“易堵路”16次 货车限行、铁骑排堵保畅
网友投诉拥堵十年不断
松山湖大道究竟有多堵?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口)让不少往返于此的东莞司机直呼“堵哭了”!南都记者以“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口)”为关键词在东莞交警官方公众号进行搜索。记者梳理发现,近5年来(2019年-2023年),逢国庆、春节等假期,交警发布的节假日出行避堵指南中,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口)共计“上榜”易堵路段16次。
“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黑点”,在东莞阳光热线问政平台上,近些年来,关于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口)的拥堵投投诉多达数十条。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在该平台上,网友对松山湖大道堵车的投诉最早可以追溯至2012年。
造成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拥堵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东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曾于2020年4月份对网友的投诉做出答复。交警支队称,造成拥堵主要是因为路网结构不合理,两条快速路交通汇集,形成交通瓶颈。该路段东边连接的是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交通高峰期,西行进城车流量大、车辆聚集速度快,多条主干道车流的流汇集、交通交换的不顺畅,造成了该区域的交通拥堵。早晚交通高峰期该路段车流量非常大,导致行车较为缓慢,再加上交通事故、坏车等突发情况,更加剧了拥堵的路况。
铁骑大队24小时巡逻
对于松山湖大道路段的拥堵问题,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交警支队多年来也采取种种措施治堵疏堵。
2018年9月,交警支队铁骑大队开始全面负责全市6条快速路的排堵保畅工作,其中就包括松山湖大道、环城路等。建立了24小时巡逻机制,每天保证3/4警力在路面进行日常巡逻、交通疏导、违法查处、事故处置等工作。
据交警支队介绍,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东莞市公安局对中心城区及部分干线道路货车交通管制措施进行调整,其中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八一路、松山湖大道部分路段每天7:00-20:00禁止重型载货汽车通行。同年4月1日起,对在限行时间、限行区域行驶的对象货车进行处罚。东莞交警还联合高德、百度导航对货车驾驶员进行温馨提示,方便广大货车驾驶员及时选择合理线路避开限行路段和限行区域。
2020年4月,交警支队回复网友在阳光热线问政平台反映的松山湖大道八一路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时称,其已制定了“一堵点,一方案”整治措施。一方面,把更多警力投入到早晚高峰时间段班次,增加交通高峰期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做到快速发现、处理路面轻微事故、坏车等突发警情。另一方面,大队在该路段(松山湖大道)设置了固定岗点,安排人员上下班高峰期,定时定点值守,确保交通高峰期有足够警力在岗指挥疏导,努力做好排堵保畅工作。近年来,东莞市还新“上岗”一批电子警察,加强辖区道路交通管控。
最新治堵工程有望五一前通车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同沙立交新建左转匝道工程开工建设,城建局称,该工程完工后将缓解松山湖大道左转环城南路交通压力,解决同沙立交和中医院片区的拥堵问题。
不过,该项目施工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拥堵,城建局回复网友2022年12月4日施工进度咨询称,其已经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与交警部门沟通,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合理安排施工任务。
施工引起的拥堵问题如何处理?2月6日,南都记者联系东莞市交警支队,交警支队称其结合该路段早晚高峰车流量大的特点,安排警力值守指挥,疏导交通,规范行车秩序;同时,安排铁骑进行巡逻管控,快速处置交通事故、故障车辆等突发情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此前,2022年10月,交警支队安排两倍警力在交通高峰时段到上述易堵路段进行执勤及动态巡逻,主动发现及处理路面轻微交通事故、坏车等突发情况,恢复正常行车。
目前该路段新建左转匝道工程正施工。今年1月18日公开报道显示,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称,前述施工项目将争取在今年五一之前通车。
代表委员建议
松山湖第二大道已在规划中
东莞市人大代表、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沛:最近东莞市民广泛关注交通问题。未来东莞要打造“先进制造之都”,将有大量高质量的产业到来,如果没有相应配套,影响产品或原材料顺畅进出东莞,对东莞的产品竞争力各方面是有影响的。
松山湖是东莞的创新引擎,松山湖大道中医院路段是东莞主要交通堵点。当前松山湖大道新建的同沙立交左转匝道对整个交叉混合的交通道路做了调整,原来车流汇集问题有望有效缓解。另外一个值得期待的是,松山湖第二大道已在规划中,未来有望大大降低松山湖大道拥堵情况。
曾建议设立“路长”负责人
东莞市人大代表汤超荣:看到市委书记催问松山湖大道新建的同沙立交左转匝道进展,作为普通市民很高兴,作为人大代表更高兴。这个路段确实时常见整修,晚高峰拥堵严重。现在有市委书记催问进程,有南都跟踪报道,还向市民征集“迟迟不通”的路,打通市民与政府沟通渠道,为媒体有这样的担当点赞。我曾提过“路长制”建议,通过设立“路长”负责人,哪条路有问题可以直接责任到人。
可考虑增设公交车线路和数量
东莞市政协委员张更勤:我今年有个提案就是关于“松山湖大道中医院交通拥堵整治”的,提案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同沙立交左转匝道工程进度;可考虑城区、周边镇街与松山湖来往(途经中医院路段)增设公交车线路和数量,长远一点可以增加快速公交系统BRT(考虑松山湖较多上班人员住在市区),以减少自驾车数量。另外,针对中医院路段长期拥堵这类民生难题,提案还建议职能部门能设立热线电话或市民意见信箱,让市民提供更多的问题反馈和建议。
建高架桥能解决根本问题
东莞市政协委员谭福龙:确实要好好治理,解决堵塞问题。我的妻子在松山湖上班,孩子在松山湖读书,平时经常被堵在松山湖大道。2020年前,我曾参与过东莞市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总指挥部召开的同沙片区交通品质群策群力会,我认为高架桥的方式能解决根本问题。看到当时的建议被采纳了一些,感觉很欣慰。这次新建左转匝道工程项目的工期确实太长,对市民出行造成不利影响,希望项目能早点完工交付使用,解决拥堵问题,更加方便市民出行。
全网征集
东莞还有哪些迟迟不通的路?
2月6日,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先后推出《一天两次点名松山湖大道,东莞市委书记:这工程何时完工?》《探访东莞市委书记催问的路:晚高峰两分钟路程要走半个钟》等多篇深度报道及《东莞市委书记催问的路!记者实地探寻松山湖大道“前世今生”》《东莞市委书记催问的路!航拍全视角直击松山湖大道晚高峰堵车》等视频稿件,多维度立体呈现松山湖大道治堵情况。
系列报道推出后,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共鸣,有读者称:“我早上从市区来松山湖上班15分钟,下班回去50分钟。”也有读者在看到航拍报道后留言称,“如果是小孩开学后的周五,远不止视频的堵”。可见,东莞市委书记的催问直抵民心!
值得注意的是,松山湖大道的情况在东莞并非个例,有姓武的读者在报道下面评论称,“桑茶快速路,规划12年,开工建设6年,至今遥遥无期,该好好问政下。”
您在松山湖大道有过怎样的塞车经历?东莞迟迟不通的路还有哪些?即日起,广大读者可关注南方都市报东莞新闻部官方公众号“南都东莞”并在后台留言或拨打南方都市报爆料热线4008866166。
2月7日下午,东莞两会代表陆续抵达驻地报到,我们将把您的经历跟建议带到两会现场,提交给相关政府部门。同时也将派出记者实地走访,共同协助东莞政府共解东莞交通“堵”局,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需要。
统筹:梁锦弟 韩成良 莫晓东
采写:南都记者 梁锦弟 韩成良 黄慧平 唐国轩 黄芳芳
摄影:南都记者 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