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受消费者需求减弱、收入预期降低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

去年手机销量创十年最大降幅 新一年市场是否会回暖?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严兆鑫 02-12 00:38

  南京新街口苹果旗舰店,市民在选购iPhone14系列手机。 IC供图

  日前,各市场研究机构分析数据相继出炉,2022年手机市场销量不甚乐观,寒气传导至2023年。

  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在2022年同比下降14%,达到十年来最低水平。这也是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连续第五年录得同比下跌。

  在消费者需求减弱、收入预期降低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大多数手机品牌的销量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这一趋势对行业而言意味着什么?随着消费日益复苏,展望2023年,智能手机市场会否有回暖之势?日前,南都湾财社连线对话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白晟昊,解读2023年手机市场新趋势。

  回顾2022

  全球智能手机售价呈上升趋势 国产手机厂商冲击中高端市场

  南都:2022年,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行业进入下降通道,您如何看待这一市场形势?

  白晟昊:对于2022年整体形势,在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高通胀以及俄乌战争、物价上涨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下,消费者需求疲软,换机周期延长,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左右。

  放眼中国市场,整体出货量下降了15%左右。不过,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相比之前一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高通胀导致的智能手机成本上升。

  厂商层面,整体高库存是2022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半年,经过一系列促销,厂商的出货量恢复到了一个基本正常的水平。

  至于国产手机厂商动向,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厂商不再局限于中低端市场,许多厂商都有了向中高端市场冲击的动作。此外,各厂商还有一些新的探索,比如通过联名来拓展除手机以外的产品品类等;还有厂商更专注于专项提升细分领域的产品类型,如专攻游戏手机,或专攻影像以及多设备互联等不同的细分市场来吸引消费者;还有厂商重金投入芯片,甚至其他更底层的技术层面的创新,来建立自己技术的护城河;最后,突破海外市场,积极推动品牌向海外扩张也是趋势之一。

  展望2023

  整体出货量三季度或小幅回升 厂商需对库存压力保持谨慎

  南都:展望2023年,您认为智能手机市场将呈现何种趋势,可能呈现出哪些可预判的新特点?

  白晟昊:展望2023年,参考世界银行对于全球整体宏观经济的预期,宏观经济逆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对一些发达经济体仍有持续冲击,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情况比较难有好转,随着通胀的整体影响慢慢消解,我们预计要到第三季度,整体出货量才会出现一定复苏,同比增长量可能出现数值上的回正。

  相比2022年,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整体会有小幅度回升。这一回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一些新兴市场上依然存在有功能机向智能机转化的情况。此外,由于5G网络的进一步扩张,4G手机逐步向5G手机转化也是重要推动力之一。

  对于中国市场,随着当前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开,消费者的需求会得到一定释放,不过我们预计,消费者整体的信心恢复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预计大约要到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才会出现同比转正,全年整体以小幅回升为主,但暂不期待在2023年会有一个非常明显“V形”反转。至于厂商层面,我们认为厂商仍需要面临利润率萎缩的情况,对于库存的压力要保持谨慎。

  在售价层面,我们也认为全球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会出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头部手机厂商可能更倾向通过更多新形态的手机,比如折叠屏手机等,来吸引更成熟的用户。

  总体而言,当前全球智能手机整体上已经转向了存量市场,增速会相对放缓,且经济的宏观下行仍需要更长时间消减,因此,智能手机行业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

  声音

  放眼中国市场,(2022年)整体出货量下降了15%左右。不过,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平均销售价格相比之前一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是高通胀导致的智能手机成本上升。  

  预计大约要到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才会出现同比转正,全年整体以小幅回升为主,但暂不期待在2023年会有一个非常明显“V形”反转。

  ——Counterpoint Research高级分析师白晟昊

  观察

  折叠屏手机短期内难成主流机型  

  南都:在您看来,近三年内折叠屏手机对国产手机品牌的整体拉动作用如何?是否有望成为主流机型?

  白晟昊:近几年国产厂商一直在努力发展折叠屏手机。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国产品牌在折叠机品类上会有更多的投入,也将有更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折叠屏手机在全球整体智能手机中的渗透率有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大于600美元的高端价位,渗透率的提升更为明显。在2023年,这一提升仍会持续。

  对于国内手机厂商而言,折叠屏手机的产品研发能力以及供应链整合能力有较大的提升,同时,折叠屏手机在安卓平台也有先发优势。

  不过,虽然折叠屏手机短期内对提升品牌知名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面向小众消费者的品类,预计折叠屏手机短期内仍然难以成为主流。如果未来希望成为主流产品,我认为折叠机一是还需要在价格上有所下探,二是在自身发展层面也要满足更多刚性需求,并且开发出更多折叠机独特的功能。  

  国产手机厂商是否有望超越苹果?  

  南都:在您看来,国产手机厂商在高端之路的探索上还面临着哪些挑战?未来是否有望超越苹果,在中高端抢占市场?

  白晟昊:现阶段,国产手机厂商在中高端价格段,希望超越苹果仍面临较多挑战。如果希望未来追赶苹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用户层面,需要提高产品的用户黏性。其次,需要在软硬件层面及设备互联层面建立自己的护城河,去提升整体的技术壁垒,打出旗舰产品的差异化。第三也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形象的塑造。这一点其实苹果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最终获得消费者的持续高度认可。

  在整个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不只苹果一家,其他的消费电子厂商都在下调预期。我们认为,即便近期苹果出现砍单,相关情况也是其根据自身对于市场的预判所进行的调整。整体来讲,苹果对于安卓厂商还是有更加强的韧性,虽然有一些预期上的下调,但是总体上也不是特别悲观。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