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思德:
推广无创胶囊内镜在家吞服可完成胃肠镜检查

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思德。
2月14日,在广州南方医院,全国政协委员、南方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著名消化内科专家刘思德教授接受南都记者专访,介绍了他今年在全国两会上拟提交的提案和关注的方向,还介绍了在普及胃肠镜检查方面最新的进展。
无痛胃肠镜缓解痛苦但需求大
长期从事结肠镜诊疗及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刘思德的一大心愿便是普及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对于尽早发现息肉并及时切除,预防胃癌和肠癌意义重大。
长期以来,许多人明知检查的重要性,但却惧怕胃肠镜检查所带来的痛苦感,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胃癌、肠癌患者的出现。如何减少患者的痛苦,真正普及胃肠镜检查,刘思德付出了大量心血。
为了解患者的痛苦感,刘思德亲身示范,自己做胃肠镜检查十余次,做到与患者感同身受,并要求科室医生也要体验。基于麻醉效果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普及后,一定程度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感,但面对大量的需求,有限的医疗资源仍旧对普及胃肠镜检查造成极大阻碍。
研发完全无创的胶囊内镜
刘思德所在的科室每日要面对数百个内镜检查需求,科室医生所能做的就是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减少休息时间。在医生岗位工作40多年,刘思德基于大量的临床经验,借力最新的数字技术,他探索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期待一个颠覆性产品的出现。他和团队研发了完全无创的胶囊内镜,有望让胃肠镜检查真正普及。
这是一个患者可不到医院,在家吞服胶囊便可完成胃肠镜检查的创新成果。在2017年首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上,“智能胶囊胃镜系统”项目获得最高奖项——特别金奖。这颗胶囊带有摄像功能,与手机连接,发送胃肠内部图片,然后由智能阅片系统将图像传给医生,医生可远程阅片诊断。刘思德告诉南都记者,胶囊内镜已经完成了所有临床试验,有望在今年底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
基于这份研究成果,刘思德计划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推广胶囊内镜,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实惠。“到时候,每年1.5亿人足不出户,在家便能完成胃肠镜检查。”刘思德介绍道。
此外,刘思德还计划提交帮扶农村医疗的提案。在工作期间,他与一众医生从广州去到清远医疗资源欠缺的农村地区,通过直接帮扶、培训等形式,弥补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象,起到了良好效果。他希望此种帮扶形式能够在更多地方推广。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蒋臻 王诗琪 代国辉 实习生 李露莉
图片: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