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国政协委员连线对话广州中小企业家

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广州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梁思华 蒋臻 王诗琪 张德威 03-08 02:58

  6日,全国政协委员和科创领域专家连线中小民营企业代表,共同探讨驱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密码”。

  王理宗 全国政协委员

  扫码关注2023全国两会·听见粤声系列报道

  聚焦高质量发展

  走进位于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的“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一面近40项“世界领先”“全球首创”的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展示墙引人驻足。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时表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他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殷殷嘱托,绵绵厚望,化为奋勇向前的无穷力量。如今,5年前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的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屡屡在生物医药、高端仪器等关键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

  进入2023年全国两会时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再度激励了广州的中小企业。日前,南方都市报推出2023全国两会特别策划《听见粤声——“殷殷嘱托 广州回响”》,在京的全国政协委员连线对话广州中小企业家,共同探讨驱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密码”,聚力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连线

  多方共话 

  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意义重大

  正在北京履职的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收听收看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心情很是激动,他感受到了本土科技企业迎来战略发展新机遇。王理宗长期关注企业自主创新,今年一拿到政府工作报告,就重点阅读了有关科技创新的内容。

  “报告提出‘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非常及时,这在当前形势下尤为迫切和重要。”王理宗表示,中小企业数量多、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在市场上多承担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角色,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非常重要。

  连线的另一端,广州,听到全国政协委员第一时间介绍两会精神的声音,多家中小企业备受鼓舞。五年前,他们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企业的发展情况。五年后,他们再度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和期望。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对于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视源股份党委副书记孟大伟表示,未来视源股份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推进产业链创新,解决高清显示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同时,作为“链主”企业,将把握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带动上下游共同创新进步。

  力争在解决“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几家企业共同的决心。禾信仪器总裁特别助理粘慧青表示,禾信仪器所生产的质谱仪器属于典型的“卡脖子”技术,接下来将牢记嘱托,担当实干,不断攻坚克难,聚焦行业需求布局前沿技术,加强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做大市场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洁特生物生产负责人李强浩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提升技术创新,解决更多的“卡脖子”问题;继续加强生产创新,构建企业护城河,通过提升工厂智能化加大产能,提高产品质量,有效提升行业竞争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迈过的坎,至关重要。科技创新覆盖领域广,需要发挥企业的能动性,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陈新也参与了连线。他同时表示,中小企业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作用重大。

  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企业数量达4842万户,99%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增长的底盘。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对产业链的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每一个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上,除了龙头企业,都有大量中小企业作为支撑。”陈新说。

  回响

  牢记嘱托

  创建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就在此次连线的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内立有一块石头,上面醒目刻着“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八个大字。这是对中小企业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

  说到创新,粘慧青很是自豪:2008年,禾信仪器只有一台不能工作的样机。十年后的2018年,禾信仪器成长为国内质谱分析仪器行业的领军企业。2019年禾信仪器入选了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2022年获批工信部第四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总结起近年来公司快速成长的秘诀,粘慧青表示,依靠自主研发,注重产学研用合作,逐步构建产业生态圈。目前,公司已和国内外50多个相关单位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利用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创新资源,加快核心技术难题攻克;同时,加强与上下游联合,推进国产替代进程,协同上下游产业攻关提升,逐步推动产业生态圈构建。

  牢记嘱托,广大中小企业在这里向阳而生、办成大事。同禾信仪器一样,洁特生物、视源股份等多家曾向习近平总书记作汇报的企业,都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从一家小微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实验室耗材企业,洁特生物近年发展稳步推进,产品热销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企业仍未停下创新步伐。据洁特生物的研发工程师邓立介绍,洁特生物近期已启用16万㎡产业园,其中建有1.5万㎡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实现从订单排单、物料运输、生产组织、进出仓的数字化、智能化,致力于打造国内实验室耗材行业的“关灯工厂”标杆。

  “视源股份高度重视自主研发工作,我们认为自主研发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孟大伟表示,近年来,视源通过建设“三院一站”(中央研究院、中央工程院、创新设计院、博士后工作站)汇聚科研人才,从事前沿科技创新。当前,企业累计授予专利数超8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近2000件。三大主营产品(电视显控主板、希沃交互智能平板、MAXHUB会议平台)分别获得了工信部第五批、第六批、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深知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广州开发区,紧盯“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梯度培育体系,在全国首推区县级“专精特新”专项政策,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

  五年来,全区已集聚民营中小企业近4.8万家,其中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均为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广州市级层面也出台了《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广州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等多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广州市工商联还联合市工信局实施“专精特新”民企扶优计划,遴选培育了504家企业获得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截至2023年1月13日,广州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597家。

  奋进

  坚定信心

  主动创造机会融入发展大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作为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管理者,王理宗对广东、广州的科技产业了解颇多,也很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今年,他带了9份提案上会,其中5份提了有关科技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参会期间,他和其他政协委员沟通、和媒体交流,多是围绕以上话题展开。广州中小企业未来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本次连线探讨的重点。

  在王理宗看来,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懂得协同创新,善于把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利用起来,融入形成创新共同体。还需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提升市场认知能力,增强对市场规律的判断。“另外,要重视通过技术创新打造自有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王理宗说。

  陈新则结合当下全球产业体系深度调整、产业链重构的大背景,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建议。“政府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夯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根基,打出一套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组合拳’。”陈新说。

  陈新提到,企业应当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抓住新技术赋能与产业变革机遇,坚持人才优先战略、坚持技术与市场并重,主动创造机会,融入发展大局。“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特别是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持续聚焦新技术赋能,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努力开拓新市场。”

  政协委员、行业专家有建议,企业家们有方向。“接下来,我们将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攻坚克难,带上产业链上下游的兄弟企业们一起创新进步。只要国家需要,我们一定好好干!”“我们将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做出自己的‘专精特新’,为国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我们也将继续修炼好‘内功’,持续技术创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解决更多‘卡脖子’难题。”新征程上,企业家们信心满满、全力以赴。

  嘱托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

  汇报

  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懂得协同创新,善于把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创新资源利用起来,融入形成创新共同体。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

  视源股份将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攻坚克难,根植于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带上产业链上下游的兄弟企业们一起创新进步。

  ——视源股份党委副书记孟大伟

  我们将牢记嘱托,不负期望,坚持以自主研发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做出自己的“专精特新”,为国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禾信仪器总裁特别助理粘慧青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修炼好“内功”,持续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解决更多“卡脖子”难题。

  ——洁特生物生产负责人李强浩

  数看

  广州市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3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597家。

  五年来,广州开发区已集聚民营中小企业近4.8万家,其中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均为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裘萍

  统筹:李颖 执行统筹:冯芸清 蒋臻

  采写:南都记者 梁思华 蒋臻 王诗琪 张德威 魏凯 吴璇 陈卓睿 代国辉

  摄影/视频:南都记者 马强 何玉帅 邹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