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

惠企政策“救急”更要长远 建议推进制定民营企业法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玲 03-14 02:00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

  聚焦民营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今年将一份反映民企心声的提案带到全国两会,提出“推动制定民营企业法”等多项建议。她告诉南都记者,当前各地方精准施策,惠企纾困的举措有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应对困难的底气,激活市场活力;但关键在于落地,建议通过采取绩效考评等方式实时评估惠企政策落实效果,及时收集企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等,增强企业真实获得感。

  同时,她认为应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边界,让政府和企业回归到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和运行秩序上来,真正做到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

  恢复民企信心

  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在翟美卿看来,国家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对民营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但要想扭转当下的局面,恢复民企信心,除了态度支持外,恐怕还需要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来。”

  其中的重点在于,落实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优惠政策,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出台一切措施,必须以遵守法律制度为前提”,翟美卿建议,把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政策予以制度化、法治化,建议推进制定民营企业法,将国家关心支持爱护民营企业的精神具体化。

  具体而言,可以将竞争中性(也称为“竞争中立”,强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间的平等市场竞争地位)、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制度上升至法律高度,把对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行为的责任追究予以法律化。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全国两会,已有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单独立法保护民营经济。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推荐的两大重点提案也包括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另一个是关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提案。

  保障合法权利

  “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

  在立法之外,翟美卿还建议通过司法和执法,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利。她在提案中指出,“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最根本的是要严格遵守物权法、宪法,尊重和保护个人财产权不受侵犯。”

  翟美卿建议,充分运用司法手段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依法严惩违法侵害民营企业的行为。同时严肃查处公职人员侵害民企利益等问题,构建民企信访举报“绿色通道”,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公平竞争、公正监管是营商环境的基石。聚焦政企关系问题,翟美卿呼吁,管理部门应该带头遵守契约精神,遵守市场规则,不直接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她告诉南都记者,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边界的关键是,让政府和企业回归到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则和运行秩序上来,形成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规则。真正做到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企业法无禁止皆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为从源头上预防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发生,国家层面不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的刚性约束。去年新修改的反垄断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行政机关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定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重点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在提案中翟美卿还建议,打破垄断,放松管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她告诉南都记者,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首先要在市场准入上破除隐性壁垒,对不同的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对话

  通过绩效考评方式 评估惠企政策实效

  南都: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民营企业主面临哪些生产经营困境?

  翟美卿: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全球经济低迷运行,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调整换挡关键期,国内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一些领域民间投资下降,不少民营企业出现投资方向不明、投资意愿不强、投资动力不足问题,民营经济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还有部分民企因为市场整体下行,以及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企业资金流动性降低,甚至出现流动性危机,波及上下游行业,其风险也不可忽视。

  南都:以房地产开发为例,行业受到哪些冲击?该如何应对?

  翟美卿: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流动性危机爆发,对上下游行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主要影响包括需求下降、资产减值损失以及坏账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房地产行业的风险传导也受到多方的关注,目前政府、房企以及上下游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维稳。对于上下游企业来说,除了等待地产行业修复与企稳,主动调整、加快转型也势在必行——尤其对于地产开发商工程业务依赖大的企业。我认为,一方面要排查合作方的风险,尤其要关注大客户的基本面变动,必要时通过资产商票转让、以资抵债、诉讼等方式尽可能降低损失,同时在选择合作方时,可重点关注优质的国企央企;另一方面拓展销售端,从而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

  南都:据你观察,当前地方还存在哪些不当干预市场的问题?

  翟美卿: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同时大力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主动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也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便利化程度。这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干预市场的问题,比如多头重复执法、选择执法、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等。

  南都:你对地方精准施策,将惠企纾困举措落到实处,有哪些期待?

  翟美卿:我希望各地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追踪,可以采取绩效考评等方式实时评估政策落实效果,及时收集企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让各类惠企政策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见到效果,增强企业真实获得感。另外,惠企政策除了“救急”,更要着眼于长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让企业能够持续稳健发展。

  南都全国两会报道组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实习生 黄欣欣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