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杜绝“腐菜”变“美味”,严管质量才能提振消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3-16 01:11

  3月15日,多家媒体调查暗访橄榄菜制作过程,发现包括汕头当地龙头食品加工企业——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在生产、制作橄榄菜过程中存在涉嫌使用严重腐烂的芥菜原料等问题,引发舆论热议。媒体报道后,涉事产品在各大电商平台已下架,汕头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连夜进行查处。

  触目惊心的暗访画面,见怪不怪的应答,实在让很多人大倒胃口。作为潮汕地区早餐的必备“杂咸”,橄榄菜的制作环境、产品质量竟然如此不堪!更加令人不解的是,此番涉事的汕头市玉蕾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居然还是《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橄榄菜(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而该份征求意见稿对橄榄菜制作的原辅料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应新鲜、无霉变腐烂现象,并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能参与地方行业标准起草和制定,可见涉事企业在具体门类中的分量,而就是这样的地方龙头企业,其日常的制作标准、真实状况如此不堪才愈发让人不安。橄榄菜生产目前还没有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却并不是放任“大家都这样”的陋习成为行业规则的理由。特别是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自身都无法按照标准进行生产,或者说不把标准当回事,这其中的讽刺意味太过强烈,而对于日常监管提出的要求和督促也无疑非常明确。

  对于媒体曝光的橄榄菜行业问题,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称将依食品安全法规定实施执法监管,并在初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邀请第三方进行抽检,“接下来调查、立案、查封、扣押都按照程序执行”。在此番参与现场执法的工作人员看来,该事件的发生,“也说明市场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日常监管必须加强,特别是在行业性问题被爆出的情况下,如何强化相关产业的规范化治理就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并不遮遮掩掩的腐烂原料堆放、制作流程也说明,常态化的监管出现了“灯下黑”的情况,需要工作更扎实更细致。涉事企业距离监管部门办公地距离并不遥远,而即便真的“天高皇帝远”,只要是在执法监管的辖区之内,已经成为国家级统一监管标准的“双随机一公开”也必须发挥作用,以便尽可能早地查明问题、有效干预,避免总是后知后觉。

  藉由媒体暗访调查而已经被社会公众和监管部门知悉和聚焦,相信对具体个案的调查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同时也要重申,无论是大张旗鼓的媒体曝光,还是必然会后续跟进的执法查处,对涉事地方相关产业的高质量规范化发展,都毫无疑问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涉事企业的不规范操作戕害的,不仅是一家两家企业的声誉和利益,更可能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即便如此,这都不是不曝光和不监管的理由,恰恰相反,只有对问题严管彻查,才有机会改变“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重新挽回市场声誉,重新赢得消费者。

  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正如中国消费者协会所倡议的,“提振消费信心”需要的是更多企业自觉履行良好行为规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振消费信心,更要对破坏市场规则、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规者出重拳,以儆效尤,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