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揭晓,1000户家庭获选
广东38户入选全国最美家庭

赖宣治家庭代表在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颁奖仪式上。 南都资料图

黄龙书家庭代表在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颁奖仪式上。 南都资料图

蔡彩萍家庭代表在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颁奖仪式上。 南都资料图
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全国妇联揭晓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1000户家庭获选,其中广东省有38户入选。
全国妇联表示,这些家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各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家庭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传承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方面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南都记者梳理了赖宣治、黄龙书、蔡彩萍等获选广东家庭的故事,这些家庭也曾入选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
获选广东家庭
蔡琤家庭 张紫珍家庭 孙有科家庭 黎艳芬家庭 何彦家庭 叶翔宇家庭 蔡彩萍家庭 温文爱家庭 冯嘉蕙家庭 周亚玲家庭 陈楷锋家庭 朱能法家庭 黄龙书家庭
郑剑锋家庭 刘付香家庭 黄耿家庭 张海恩家庭 黄晓漫家庭 叶伟平家庭 谢华辉家庭 张伊婷家庭 李惠花家庭 马镇顺家庭 黄文发家庭 赖宣治家庭 朱银莲家庭
罗秀琴家庭 张燕妮家庭 付强家庭 彭敏菱家庭 何祥华家庭 黄静静家庭 莫淑燕家庭 郭丽英家庭 张凌子家庭 唐书俊家庭 陈国守家庭 刘伟彬家庭
赖宣治家庭
子承父业体育传家 带农村子弟“跳”向世界
从小受到原是广东省男排队员的父亲赖师传的影响,赖宣治坚信体育可以改变命运。2010年,24岁的赖宣治大学毕业,来到以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为主的广州市花东镇七星小学任教,成为这所农村小学建校55年来的首位大学生专业体育教师,一待便到现在。
在小学里的一棵老榕树下,赖宣治开启了第一堂跳绳课,用“一根绳”让一批批孩子走出了乡村。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培养出36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11次世界跳绳纪录,被誉为“中国速度,七星奇迹”。
在赖宣治眼中,七星小学的孩子们都有他童年的影子,“家庭条件贫苦,但身上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他记得小时候,父亲退役后回到家乡茂名信宜务农,生活条件贫困。有一次自己因发烧病了三天,母亲好不容易给自己煮了个鸡蛋,父亲看到家门口有乞丐路过,二话不说将鸡蛋施与乞丐。“父亲给我的形象特别伟大,行大善、成大爱,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如何将大爱分享给学生们。”
常年带队训练和比赛,赖宣治大多无暇顾及家庭,同为小学教师的妻子李美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鼓励他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做什么事都好认真,好执着”,李美说。结婚十年,夫妻同甘共苦,以勤奋传承家训,为儿女树立榜样,儿子也是七星小学跳绳队队员。
黄龙书家庭
夫妻携手八年公益路 积善之家惠万家
古稀之年,黄龙书携手妻子罗丽娟已走过8年的公益路。“不管我们做的事情再平凡,我觉得都能对社会有一点点贡献。”黄龙书说,自己的父亲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也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儿女自然要传承父辈的红色基因,投身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早在2013年,黄龙书夫妇就加入了深圳义工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护河行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等各项活动,至今服务时长累积达1.7万多个小时。2021年,黄龙书作为义工志愿服务者,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坑梓院区)、社区医院等地参与疫苗接种、大规模核酸检测等服务,曾连续工作到大年廿九也未休息一天,先后荣获深圳市、坪山区“最美义工”荣誉称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黄龙书家庭的家风格言,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儿子、儿媳和孙女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大儿子黄务辉一家积极参与慰问孤寡老人、疫情防控等工作;小儿子黄务贤作为政法干部,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时,主动放弃春节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坚守在抗疫一线。“我父亲告诉我,作为一个干部,这个时候不应该担心他,而是担心自己有没有把防疫工作落实好”,黄务贤说。黄龙书一家以实际行动,带动了身边邻里和朋友一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蔡彩萍家庭
教师夫妻档办公益图书馆 引领书香慈善路
2011年,蔡彩萍和丈夫李德然创办了汕头市陶然公益图书馆。这是汕头第一家私人公益图书馆,馆里除了图书,还陈列了民俗用品、古旧实物。“希望通过这个图书馆,培养下一代对生活的热爱。”蔡彩萍说。
蔡彩萍是汕头市长厦小学教务处副主任,李德然是汕头市第九中学教师,夫妻俩平时教书育人,假期都用于管理图书馆、组织读书会。带着陶然图书馆“双百一千”的梦想,即援建100个公益图书馆图书角,捐书100万册,举办各种活动1000场,蔡彩萍和丈夫经常利用节假日到中山公园、绿道苏埃生态园发宣传资料。从2011年到2021年,夫妻俩已援建90个陶然公益图书屋(角),捐书40多万册,开办公益学习讲座604场,邀请汕头市知名主持人许友文、冯健等人开办公益讲座,真正让文化进入社区。
既是书香家庭,也是公益家庭。李德然表示:“公益最大的力量就是有传递功能,我们希望把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以及身边的人,一起为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在夫妻俩影响下,儿子有空时会到图书馆帮忙,身边的朋友也加入“陶然”公益队伍,成为“陶然”义工。
整合:史明磊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李竹 综合南方+、广东省妇联网站